新郑名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帝故里 -> 新郑名人

政界名人—高拱

发布日期:2023-02-16     点击量:
分享到:


    高拱( 公元1513119-157884)明嘉靖﹑隆庆时大臣。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选庶吉士,逾年授翰林院编修。三十一年(1552年)八月,朱载坖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四十一年(1562)擢礼部左侍郎。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太后责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家中,次年赠复原官。著作有《高文襄公集》。

高拱不囿于先儒成说,以为其不能得者亦不可强从。直斥程朱理学远人情以为天理;他很赞同同时代思想家王廷相的观点,认为理在事物,无其事即无其理。他对字更有一套独到的见解,把比作秤上的,两者关系是盖经乃有定之权,权乃无定之经,无定也,而以求其定,其定乃为正也。即:权和经是对立的统一体,凡事皆有经,其事实行时应认真权一下,使权与经得以统一。

的问题上,认为苟出乎义,则利皆义也;苟出乎利,则义皆利,只要摆正义和利的关系,言利也不是不好,痛斥了君子不言利的迂腐观点。他还认为正因前人没有把握住这种关系,才造成经制之略置之不讲,善理财者不闻,祸国殃民。他自己十分重视理财,重视有关国计民生的政务,主张务实。他的学术思想正是他行使政务、取得政绩的思想根源。[1][2]

高拱素好读书,为文不好词藻,而深重有力。他著述甚富,有《问辨录》十卷、《春秋正旨》一卷、《本语》六卷、《边略》五卷、《纶扉外稿》四卷、《掌铨题稿》三十四卷、《南宫奏牍》四卷、《政府书答》四卷、《纶扉集》一卷、《程士集》四卷、《外制卷》二卷、《日进直讲》十卷、《献忱集》四卷等等,后人辑为《高文襄公集》。



[[1]] 嵇文甫:《论高拱的学术思想》,载《嵇文甫文集》,下册

[[2]] 嵇文甫:《再论高拱的学术思想》,载《嵇文甫文集》,下册。


Sias.edu.cn版权所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