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名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帝故里 -> 新郑名人

法家思想家—韩非

发布日期:2023-02-16     点击量:
分享到: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末期韩国(河南新郑)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和秦始皇的宰相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是秦王朝统一全国前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中国历史博物馆范曾绘《韩非子像》

韩非著有《孤愤》《五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

韩非有轻微口吃,但却是文笔流畅的优秀作家。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韩非的《孤愤》《五蠹》《说难》《说林》《内储》五书,十万余言,字里行间,叹世事之难,人生之难,阅尽天下,万千感怀。

韩非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韩非子》中有寓言故事三四百则,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这些取材于社会见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民间故事的寓言,都是韩非子对社会现象深入仔细观察后提炼出的。这些生动的故事,虽然出自特定的环境,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智慧和启迪。

韩非的寓言浅近而深刻,幽默而冷峻,他把庄子以寓言说理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多了一些切近现实的因素,堪称先秦诸子文章中的瑰宝。他的寓言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复杂纷纭、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大至时代更迭、国家兴亡,小至个人荣辱,历代王候,征夫思妇均纳于笔下,可谓跨越时空、巨细无疑。其内容之广泛、事件之纷,形象之众多,均堪称先秦寓言之最。[1]


 

[1] 张蕊静.浅析《韩非子》的寓言艺术成就.都市家教月刊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06):255

 

Sias.edu.cn版权所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