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帝论坛 -> 文字资料

第八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四)

发布日期:2023-02-28     点击量:
分享到:

张泽群: 刚才李导演介绍了美术总监,余麦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名字,也是电影学院78级的,里面有冯小宁、何群等,都是大导演,但是一直到现在,余老师一直坚持在美工战线上,这是余导和李导再次合作,这是老朋友的合作。他作为编剧当然可以恣意妄为的写,但是作为影像的载体,首先要有一个具体的展现。

余麦多: 接到《轩辕大帝》剧本之前,我想表述一下我们的体会和状态,在全民娱乐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为自己的生存,这种向前奔跑的生活状态下,脑子里面想的很多东西,都跟我们生活当中有关,尤其是在这种艺术背景下,难免有些浮躁的东西。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我接到《轩辕大帝》这么一个题材,这么一个影片的时候,我就感觉到通过它字里行间对我们祖先的塑造,对我是一种震撼。这种震撼已经促使我在投入到创作当中之后,给我们美术部门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在三十多年美术过程当中,我设计过不同类型的影片,比如说军事题材的,都市情感题材的,神话剧、穿越剧等等,但是这个剧本我接到之后,令我最震撼的剧本。这里面就是说我们作为美术创作者来讲,作为美术部门里面的道具部门来讲,就要用全身心的状态投入这个工作,那么在投入工作的过程当中,如何反映五千年以前的生活?因为我们毕竟是现代人,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五千年以前,那么怎么样去塑造我们的祖先,如何去表现他们的生活状态?比如说他们吃饭的碗,他们农耕的工具,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一种艰苦的环境当中?来开创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么一段历史,那我们完全是陌生的。实际上我跟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重新学习、重新体会的过程,所以就是说阅读完剧本之后,给我的感觉,实际上这个剧本的框架,实际上写的就是我们在那个五千年以前,有三个部落,和一个群聚地,基本上这四个大块就代表了整个鸿篇巨制的基本的环境,这四个环境呢,第一个环境就是以我们轩辕黄帝为代表的部落,第二个环境就是以炎帝代表的神农氏部落,第三个环境就是以母系社会为代表的路明氏部落,还有一个就是蚩尤代表的山洞的群居部落。这四大部落,我们就要沿着他们的足迹去探讨,他们在那个时代的很多的生活状态和特定的环境。我第一次接到剧本之后,第一次来到的点就是新郑,具茨山给我们所有人震撼。我们开始筹备的时候基本上,是以这四大部落为基点开始创作,实际上这个故事,通过这几个大的环境,表现我们轩辕黄帝从新郑这个地方出发,到他的成长,最后成帝,证明一个很辉煌的历程,这个影片很宏大的场面,不但有场景,而且要细微到很细微的道具,比如说女演员用的东西,很有自己的设计,也有很细微的精细的加工,都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来给它展现出来。

余麦多: 所以,在整个拍摄的初期,我们筹备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过程当中,我们走访了几乎半个中国,来了解在五千年以前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它的一些文物的史料,出土的文物。首先像新郑这个地方的博物馆,代表了一种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还有四川的三星堆文化,包括北部、内蒙古的红山文化,我们都做了大量的考察,而且我们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这个工作量很大,是我们几乎用了两年的时间搜集这些资料,而且经过了多次专家论证,来确定了我们将来如何去表现,五千年以前我们祖先的奋斗史,他所处的那个环境。

张泽群: 因为黄帝文明真的是文明始祖,因为他造字、纺织、开渠、开田、立法等等等等,对这一些所有,可能不是一个人做的事情,但是在一个时期,我们归结于这个黄帝这个伟大的人物,但是具体的要靠电影所呈现的场景、道具、具体的情景要求,这是美工给我们提供出来的,刚才余先生讲的美工的情况。再请一下服装设计黄桦,五千年前的人是怎么造型的?

黄桦: 这个问题我已经在这个戏上思考了五年,和我们的主创团队是一样的,充满创作的激情,在创作过程当中,一直有个梦想,因为咱们中国电影电视第一次将我们的人文祖先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荧幕上,那么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形象设计师和这个团队,是非常非常荣幸的。那么在几年当中,大概是五年的时间,我们搜集了很多很多这方面素材,但是很遗憾的是没有五千前年的形象资料,说黄帝长什么样子,蚩尤长时间样子。当然有人说我们也是从深入到很多很多的博物馆,很多很多的支离破碎的一些原始的资料,甚至我们到一些边远的山寨去捕捉一些星星点点的,还带有一些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东西,来作为我们的一个思路,我们怎么样能从我们现代的思路能够走进古代的艺术创作,非常非常的困难。

黄桦: 比如说咱们说到黄帝的造型,那么黄帝长什么样子?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让我们来崇拜。那么经过导演,还有我们的总美术,还有我们深入的去思考,去想,他当时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他吃什么,他穿什么,他头上应该戴什么东西,这样我们可能想到了那个时候有粗织的麻布,还有我们在影片当中也有一些呈现出一些美的东西,因为毕竟咱们对祖先的一种崇拜,还有我们影片本身遵循时尚的元素,把以前的描述推到猿人身上,必须靠近猿人时代,我们这个一定要比较靠近时尚。我们看这个黄帝的造型还是很震撼的,所有的饰品都是原始的,我们这五年的时候,除了搜集资料,就是做手工品,因此现代人的头发都是很光很亮的,但是那个时候一定没有什么洗发膏之类的,一定不会用剪刀修出什么样子。所以,我们收集了很多头发,做了很多东西,而且做了旧,而且更靠近原始的状态,这些在我们演员的服装上一一呈现出来,那么拍摄过程,可能大可家看到这个屏幕上的群像,一些原始人的群像,那么我们这一个整个拍摄从夏天到冬天,我们的演员,包括我们的工作人员,应该说在艰苦和快乐的这么一个创作氛围下完成这个片子。比如说夏天的时候,从我们的主要演员到我们的群众演员,全身包装,我们化装这么一小瓶的底色,需要很长时间,我们这个底色是用脸盘送到现场,夏天热了妆会化了,我们全部重新补做,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也是对黄帝的,对祖先的尊敬。

张泽群: 刚才从导演、美工到化工,我们这个电影的文化意境,还有文化符号,这些都源于文化的意念,这是我们黄帝文化故里,也是具茨山研究会的副主任,什么时候把《轩辕大帝》拍成电影的意念?

李晓军: 我们的五一主任,是他和高林华主任把我带到具茨山上,让这成为一个发掘的重要项目,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也要感谢新郑市委、新郑市人民政府、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对我们全力的支持,还要感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徐先生对我们影片的题名《轩辕大帝》!

刘五一: 怎么说呢?作为这个电影,我是参与了,作为具茨山岩画中心主任,我是这个电影的顾问,同时也是研究会的副会长,我的参与代表新郑市政府、黄帝故里研究会,大家都知道我的名字,我的名字是刘五一,现在在郑州工作。这里面有我的学生,财经学院的学生,同时感谢西亚斯的学生,感谢你们12点以后还留在这里。刚才导演、主创讲了很多,已经12点了,我主要说一点内容,电影在创作过程中,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

刘五一: 为了这部电影,新郑人很多人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坐在台下的那几位老先生,都是新郑黄帝故里研究会的功臣,我参与了一部分。首先我们感谢我们的老乡亲刘正伟书记,在电影开拍的时候,他还在人世,79日去世了,而这电影终于完成了,可以告慰刘书记。

张泽群: 早在三十多年前,这个缘由就是从刘书记开始的?

刘五一: 对,他做了很多,我们只是一个参与者,还有各个学会的长者,还有刚才李晓军提到了第九、第十届委员许嘉璐先生,这个题词就是他题的,包括这个拜祖大典,所以我在这儿就不耽误大家很多时间了,我对这些人表示感谢。事实上呢,还有一个幕后的人,我想说一句,就是张全有先生。感谢李晓军、余文秀,坚持了这么多年把这个电影拍完,谢谢大家,大家记住我的微博名,刘五一,在随后持续的时间里我会继续宣传轩辕大帝。

张泽群: 这部电影实现了很多的愿望,很多的梦想,那么刚才李晓军导演特别提到,这是一个拍英雄的电影,是一部英雄的传奇史诗篇,李导演再给我们讲一讲你心中的英雄。

李晓军: 我心中的英雄首先是坚强、勇敢、坚定、敢于承担,善良。

张泽群: 好,给了我们很多期待,我们想象五千年前是什么样子,我们一次次来新郑拜祖,去追思我们文明的起点,今天在这里特别想说的是思念和想见都不如去电影院看《轩辕大帝》,这一看就将穿越五千年,我们期待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有更好的影响,甚至要走向世界,祝福《轩辕大帝》,感谢各位嘉宾,感谢今天来的朋友们,感谢大家一直守候在这里,下午见!

张泽群: 今天我们剧组来带来几样礼物,大家可以起立看,有请新郑市副市长缑云峰市长来接受礼物,来接受之前说几句话。

缑云峰: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再占用大家一点时间,电影<<轩辕大帝>>目前是国内唯一一部反映黄帝时期故事的一个历史大片,刚才大家都看了片花了,我觉得场面特别宏大,画面特别优美,特别震撼,我们很期待早日上映,再次非常感谢李晓军导演,以及剧组的全体人员对弘扬黄帝文化所作出的贡献,谢谢!

张泽群: 这些礼物要送给新郑,留到新郑博物馆,现在请新郑接受,颁发证书,一起合影留念!好,再次祝福我们的《轩辕大帝》,谢谢大家!再见!

 

上一页 [1] [2]

Sias.edu.cn版权所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