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西亚斯人


题记:

  十月份,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落下帷幕。我校法学院刘慧和音乐戏剧学院朱婧雯荣获一等奖,并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荣誉称号;商学院蔡懿静、外语学院杨梅如、护理学院侯睿荣获二等奖;会计学院陈东玲荣获三等奖,我校选拔推荐的6名教师全部获得三等奖(含)以上奖项,再创我校参加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竞赛,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成立教学技能竞赛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马建生教授、校长陈思坤教授担任组长。校党委副书记李华峰教授亲临现场参与录制工作并作动员讲话,比赛期间,教务处严格审核,完成了推荐和材料申报等工作,校工会全力支持,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我们对一等奖获得者法学院刘慧和音乐戏剧学院朱婧雯进行了采访,下面一起来听听她们的参赛感言吧。


(图为法学院教师  刘慧)


感恩

  我是法学院教师刘慧。自从2006年初来到西亚斯国际学院,教书育人便成为我最重要的使命,法律英语教学一直是我不断探索的领域。今年能有机会参加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则完成了我多年的夙愿。有幸从学校的初赛中胜出,参加省级竞赛获得一等奖,最想表达的是感恩。感谢学校教务处、校工会和法学院对这次比赛的重视和认真组织;感谢评委们的厚爱;感谢工作人员认真协助教师们准备、提交参赛的全部资料;感谢大力支持我的可爱的2015级国际商法班的同学们。谢谢你们!感恩有你们!

参赛过程

  从法学院的预赛,到学校的初赛,再到河南省的决赛,每一步走来,都是我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我院通过预赛后,法学院同仁对于参赛主题的结构调整,双语教学中英语比例的分配,案例的挑选等问题给予了非常有益的建议。从初赛到决赛之间有一周的准备时间,我的教案,PPT课件和课堂讲授不知道修改了多少个版本,曾经花一天时间把自己关在图书馆准备逐字稿的课堂讲授,但是又发现仅仅背下来逐字稿反而会影响课堂效果,于是放弃重来,留出适当发挥的空间。由于对PPT模版和视频的剪切不太熟悉,我的学生毛金升同学在繁忙的法考备考中抽出时间教我一点点做模版、剪视频,帮我审查PPT课件的字体、字号和配色效果。

   2018年7月14日,在郑州大学拍摄决赛录像当天,冒着酷暑,我校党委,教务处、校工会的领导们亲临录制现场进行指导和鼓励,教务处不辞辛苦地协助参赛教师们录像、剪辑、预定盒饭,参赛老师们带去的30多名学生们认真配合,不分专业地相互协作,参与了全部参赛教师的录制。特别想感谢的还有护理学院的侯睿老师,她在录制前一天探访了录制现场,拍回图片,方便了各位参赛教师的准备工作。

收获

  通过这次比赛,我想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奖项,更大的收获是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不足,使自己意识到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学无止境,教师也一样需要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己!



(图为音乐戏剧学院教师  朱婧雯)

   大家好!我叫朱婧雯,是音乐戏剧学院的舞蹈教师。我有幸作为选手参加了2018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文科)的比赛。获得一等奖并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首先,我很感谢学校、院系对教学技能竞赛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能让我走出学校,到更高层次的舞台展现自我。对我来说,成绩的取得是对我在专业技能上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在学习上的一种激励和鼓舞,让我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绽放自己,实现自己选择舞蹈成为一名舞蹈教师的初衷,是我回报学校的最好礼物。

        其次,11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用心把事情做好,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满怀激情地投入,以一种昂扬的姿态应对人生,必须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通过这次的教学技能竞赛,让我成长了很多,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整个过程都让我收获颇多。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我想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真正理解这些备赛录制教学视频的日子以来自己所承受的疲惫、压力、奔忙,当然还有快乐。而如今,这些又都成为了往事,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但着都将成为沉淀,成为我口中所说的积累,这就是收获。

  最后,我认为设立比赛最终目的不是获奖,而是成长。比赛过后的总结反思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加成熟。通过这次比赛,我更认识到了心态和细节的重要性。不管是在备赛还是参赛,心态很重要,只要努力的去做,很多事情都完全可以做到。细节决定成败,正是因为平日里自己对细节的把握的严格才会得到收获。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深造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积极迎接新挑战,力争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