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西亚斯人


题记:

     在学校2017-2018学年各项工作中,广大教职员工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取得了可喜成绩,共涌现出149名优秀教师、116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已经给予了大力表彰。现各单位推荐了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典型榜样代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作为西亚斯人的崇高品质和教育情怀!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沈平)


        2003年6月12日,非典肆虐的日子,穿过层层封锁线,下车——测体温——上车,一路颠簸,来到西亚斯。5岁的西亚斯犹如一个质朴的的孩子,给人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印象。


        东区的运动场当时还处在黄土状态,没有橡胶跑道、草坪、沙坑,更没有威武的看台,同乡村小学的操场没有两样。下雨时,布满了泥泞,不下雨时,是个常常有风筝在上空摇曳慢舞,儿童追逐打闹的好地方,晚上还会有不少学生散步跑步。操场的南边是一个村庄,居住着从学校西边迁过来的村民。校区与社区一体,给学校平添几分田园风光。


        当时整个西区蛙声一片,是青蛙的乐园。那时西区的10栋连体教学楼刚刚落成,一楼教室特别潮湿,刚刚甩掉尾巴的小青蛙们不知道这里已换了人间,在教室里跳来跳去,呱呱地叫着,软化了人们的心。学生们进入教室都小心翼翼,生怕踩着这些小可爱。也许是由于讲台上下比较空旷,小青蛙特别爱聚集在这里玩耍。为了避免上课时踩着他们,每次上课我都早早到教室,把它们扫进簸箕,倒到教室外面,每次都能扫半撮箕。

      

        孩子昭示着希望,在田园牧歌的诗意下,西亚斯正处在扩张的急行军中。西亚斯犹如一眼突突的涌泉,吸引着有志于西亚斯的教育者,加入到西亚斯的急行军中,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一到西亚斯就领受了四项任务:一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开设和教学工作;二是辅导员培训任务;三是形势教育活动的开展;四是单招生学生的管理服务。带着四项任务,我开始了西亚斯的急行军生活:6月份加入西亚斯,在工商管理系,开始进行辅导员的培训工作,8月份学校决定成立BGS系,我被调到新成立的BGS系负责体育特长生和预科班的学生管理工作,10月份调到经贸系负责学生办工作,12月学校决定成立德育研究室,又调到学务处德育研究室。

       西亚斯不断发展,我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学校领导的推动下,《思想道德修养课》从工管系一个系开设,发展为2005年全院大一新生全部开设,完成了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我和辅导员承担全部课程,最多的时间一天10节课,最大的班外语系9个班近500人,这在过去的教育生涯中是没有的。西亚斯肯定每一个为之付出的人,在2003年的“两抓一创”中我被评为先进个人,在第二年又被学校内聘为副教授,直到2012年外评为副教授。


        蓦然回首,到西亚斯已经15个年头,2003年的西亚斯依然历历在目,特别是7月份的野营训练,虽然在部队拉练过,但野营露宿还是第一次。忘不了山头寻找宝藏的艰辛,忘不了理事长前往营地亲切的慰问,忘不了篝火晚会的欢笑,还有“山摇地动”的鼾声;我记得蔡懿静老师翩翩的舞姿,更记得同宿一个帐篷的史亮老师对未来人生的美好设想,她们都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西亚斯,西亚斯也为她们撑起了人生的伞。

        今天,当我走在西区小河边,看荷花盛开,听蛙声一片,我总会想起当年的小青蛙,它们早已做了曾曾祖,子孙满塘。我们西亚斯也从一条湍急的小河,冲刷着泥土,挟裹着沙石,一路艰辛,一路汗水,一路高歌,成为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莘莘学子,来西亚斯掬一捧泉水,滋润年轻的生命,谱写大学生活的华章。愿西亚斯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