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通知 >> 正文

【第2期】大学生如何规划大学四年

发布日期:2021-04-02   点击次数:

  很多大学毕业生,提起四年大学生活都会说到后悔,认为自己没有好好利用大学时光。在人的一生中,四年的时间不能说长。但是,对大学生来说,却不可说短。大学四年对于青年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一是因为青春可贵。二是因为大学的四年,几乎可以说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起点。所以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至关重要。

大学新生如何快速融入大学生活

1、初入大学,大学新生不适应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旧的观念与方法仍然在延续,这与新的环境对我们的要求产生矛盾,这时也正是我们能够取得进步的时候。古人云: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成。我们最需要的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大学里大学新生应该以自己的专业为基础,培养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大学中不能被自己所学专业给牵制住,要培养一种开放的胸怀与自由的思想,学习接受新事物的方法。对于自己的专业首先要培养兴趣,将自己融入进去或许会逐渐发现它的魅力所在,同时可以通过旁听或是辅修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以此来延续自己的梦想。

3、大学新生学习思路也需要改进,大学的学习特点与高中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学习方法和思路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探索适合自己的一套新的学习模式非常重要。

4、 大学新生为自己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经常想象一下四年之后的自己将会是什么样子的,期待中的自己又是什么样子的,在内心描绘出一幅蓝图,找出定位,按照心中的那份形象努力去雕刻自己,塑造自己,让自己在灯塔的指引下穿过层层云雾,最终抵达心中的成功彼岸。

5、除了设立不同阶段的目标之外,大学新生自己还要通过学长与老师们的帮助,结合个人兴趣,制定出自己的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根据大学新生情况在不同阶段进行修改和完善。

大学新生如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首先,大学新生思想上要独立。不要再妄想父母或他人的帮助,清楚明白地告诉自己要学会独立,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嫌学校的条件不好或不够好,不要嫌日常打扫太麻烦,这些都是一个人生存在世的基本能力要求,而且这些事你是为自己做的,没什么可抱怨的。

其次,大学新生要充分熟悉校园环境。接受了这个环境就在适应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例如每一间食堂都去试试,找出最好吃的一家;每家超市都去转转,比出哪家更物美价廉;甚至还可以向学长及老师取经其次,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一些社团,加入校青协(或者竞选班委)1~2个社团。社团不用加太多,不然只是浪费钱。加入这些会帮助你更快的了解你所在的学校现状。消息更广,机会更多。能更快的找到融入感。

 

大二学生如何规划自己

大二时期在大学四年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通业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发展领域并深入学习,这是大二学生最关键的任务,毕竟学业才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二是在了解行业和职能中确定工作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大二学生要一手抓学业,一手抓职业,在以学业为重的情况下兼顾职业的学习、准备;而连接学业和职业的桥梁就是这三点: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实践一方面检验、促进学业,另一方面也能了解、体验职业。

确定专业细分领域(择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时,仅仅是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和课程来学习,其实这是很被动的,由于各校情况不一样,有的学校专业课程开的都不全,所以学生还是要主动学习的。而学习也不能什么都学,一定要在一个领域、方向上积累,这样才容易出成果。

确定行业和职能发展方向,这是在为大四的就业分忧,因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就那么多,行业和职能算两个,在行业上定向、在职能上定位,大二学生就已经为毕业时的就业定下了基调。

锻炼能力成为很多大二学生的共识,但是锻炼什么、怎样锻炼就成了困扰他们的问题,是扬长避短还是扬长补短?其实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是要考虑自己所确定的职能的,职能确定后就会分化为具体的能力,之后大二学生结合自身优势和职能下的能力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了。

注意事项

 

1、要考的证书太多,为了考证而考。与日后毕业相关的证书一定要考,如英语四级;其次,日后就业方向所要求的从业资格证书的一定要考;第三,与个人发展目标相关的证书也要考。大二时很容易听从老师的引导或者随同学的大流去考那些与上三点不相关的证书,或者去跟风那些所谓热门的证书,无目标考证是不可取的。证书的本意是用成绩来衡量你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在备考中将考过作为第一目标,投机取巧地复习,反倒不考虑证书所要求达到的能力了,最后导致成为有了证书但没有能力的证书专业户。

2、院系社团活动太多,无暇专心学习。有些学生参加了很多社团,还参加了学校或学院学生会,必然导致个人活动很多,尤其是在学期开始的两个月内,如此众多的活动势必占用你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会影响你学习的心情,解决的办法就是参照职能和优势去选择活动,该不参加的就不去,该退的组织就退,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其中利益取舍还是根据个人情况去决定吧。

3、个人生活安排太多,忽略专业学习。学习,尤其是找到专业细分领域是大二学生的第一要务,但是一些学生的时间都被安排了,而且绝大多数与专业学习无关,要知道专业学习是需要积累的,是要保证多少图书馆阅读时间、多少自习时间的,否则什么都是实现不了的。面对大学里的充分时间和自由,很多人抵制不住诱惑,使学习时间一减再减近乎为零,所以拿出学习的硬计划,如每天必须保证四个小时的图书馆学习时间等,是协调生活与学习的一个方法。

4、专业积累少,无法选择兴趣领域。无论你是否喜欢一个专业,无论你在专业上做出什么样的选,你都是要有一个专业积累的,否则你的选择与决策就是不科学的,量化的专业学习标准为看过100本专业图书,三个月的有效学习等。但是很多学生处理不好娱乐与学习的关系,或者专业学习时不扎实、偷工减料,导致达不到必要的量的积累,所以无法得出是否喜欢本专业的结论,无法结合个人因素去选择兴趣领域,因为你知道的太少了。

5、过度且不得法学习英语,难以积累专业知识。英语占据了很多大学生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三,但不持续的积累学习方式、不注重发音和口语的学习是很见成效的,但为了过四级还是要义无反顾的去学。在这里给大二学生的一个建议,要多背点电脑、商务、日常、专业等应用性强的单词和句子,因为毕业后你会发现你所记得的都是和这些方面相关的、有用的、常用的东西。

 

6、耐不住寂寞寻爱,爱情占生活主体。爱情是老话题,大家都很清楚,但是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日后不靠爱情吃饭或者不是研究爱情的学者,千万不要让爱情占据你生活的全部或主体,毕竟让人尤其是男人站立起来的这个不是唯一,而且日后你在哪里吃饭能吃上什么饭的现实问题离你也是不远的。

 

7、从众、无方向充实自己,分散个人精力。什么都学等于什么都没学,样样通不如一样行,毕业找工作难的都是那些一无是处的人,如果你有一样行哪怕是吹牛行也不会失业的。在一个方向或一个目标上扎实地努力、积累,营造一个毕业后我就这个比所有人或很多人都强的本事,那你的核心能力就出现了。当一个钻头,聚焦吧!

 

8、实践缺乏系统性,能力得不到提升。如果不是为了强化、熟悉,那么重复的实践不要多干,低水平重复的活动、实践做多了就成了垃圾活动专业户了,你要在一个目标下的锻炼能力,并且有意识地提高实践的层次和难度,具体还是要考虑职能和优势,总之不能沦为什么活动都参与、而且参与的活动也没什么区别的状态,因为能力是在积累的层次上形成的,而最重要的是你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

 9、没有意识去了解工作,职业常识虚无。工作、就业离大二学生并不遥远,因为大学是一体的,你是大学对就业负责、为就业服务的,而不是仅仅一个大四阶段来应付。如果你将四年要做的事情都推到大四不得不为的那一年,那么你的职业常识不多,不能形成与就业方向相一致的知识、能力、经验等,等待你的,似乎只有就业难。了解行业、了解职能是为大四就业分忧的两个举动,你一定要早点了解工作世界,因为你早晚都要去工作。

10、没有规划,难以协调学业、职业、生活。大二时期,面临众多阶段和任务,没有一个适合自身的行动计划是很难顺利发展的。娱乐和学习、学业和就业、生活和实践等众多因素的协调都是需要在一套计划才能处理好的。盘点一下自己目前要做的事情,统计一下可利用的有效时间按,思考学校学院的教学计划,预想可能的时间冲突,根据轻重缓急来安排行动顺序,考虑补充修正手段,最后制定一份详细的大二学业规划,将之放在床头、钱包里,不时看看,然后严格执行。总之,你要掌控大学,因为是你在上大学,而不是大学上你。

 

大三学生如何规划、管理自己

三是大学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因为很多事情都要在大三这一年做出决定,以便准备和努力,所以,如何利用好这一年就成为现在的大三学子的一道必答题了。

确定调研目标出路。在了解自己可能的出路之后,你还不能随意地确定走哪条路,因为你的主观主义和片面了解不足以得出确定的结论。你要对每个出路进行详细的调研,如你有三条出路: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那你调研中要注意他们的利弊都是设什么,他们对你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支持有什么,如果不选择这条出路的后果是什么,有什么手段可以弥补由此造成的不利。总之,在了解出路客观上都是什么、日后会怎样发展等问题之后,要多和自己的兴趣、目标结合,从而得出最有力的出路选择。

  确定出路选择。确定一个出路之后,你还要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调研,因为你毕业后是要走这条路的,所以,现在多了解一些就能为日后减少一些麻烦。用事业的心态去对待这个出路调研,你就可以做到理论的工作者,多分析一下这条路上的过来人、成功者,看看他们是怎样成功的,如果想走好这条路都要准备什么等,对自己前程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步骤了。

学生如何规划、管理自己

 

 

了解个人毕业出路。一般来说,大学毕业之后的出路就是四条:从业(考教师、公务员、基层村官),从商(创业),从学(考研、留学),从工(找工作)。但因为个人的家庭背景、知识背景不同,所以每个人实际面临的道路可能只有一条,当然在确定出路前,要对每条出路都有明确的了解,利弊两方面都清楚,这样的选择才科学。去互联网调研,和过来人交流都可以让你了解一个出路的,你要付出的只不过是自己和时间而已,如果你连这个都吝啬的话,那么还有谁可以帮你呢?

了解专业就业方向。如果你打算从工或从学的话,那么先了解一下本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必要的。因为如果你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那么可以从本专业就业入手;如果你没有明确的考研专业,那么可以结合本专业去思考未来的发展。毕竟,这个专业你学了四年,如果一点都利用不上,也是十分可惜的,因为没有积累的从来再来不适合大四这个收获期。本专业日后都能做什么工作、都可以转行做什么工作,每个工作的要求和发展是怎样的,这个领域的牛人和企业都是谁,他们是怎样成功的,这些都是你要了解的因素。

盘点个人经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是你做一切选择的依据,什么适合不适合、喜欢不喜欢都是源于你这个人,取决于你对自己的了解范围和准确程度,所以了解自己是做选择、找工作的第一关。了解自己不仅仅是做那些测评,测评更多了解的是你的心理因素,这是可以参考的,但你更多的要了解影响你工作和工作上发展的因素: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理想,这些都是很难测评出来的,只能在实际活动中明确。所以,你要盘点自己的个人经历,你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做败了什么、怎样做、为什么那么做等,这些都是你盘点时要考虑到的因素。

确定毕业发展方向。在完成上述三个任务之后,你就可以做自己的选择了,到底要向哪个方向发展,自己未来三年内的目标是什么,做什么最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哪个选择是最符合和支持目标的,最优和次优选择是什么,选择的出路是否真正地了解,自己和出路之间的差距有哪些,这一年都可以做什么,面临的困难都有哪些,都有哪些资源和人可以支持你,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你在做一个选择之前要问自己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说明你不是盲目的。

 

 

 

 

 

 

 

 

地址:河南省新郑市人民路东168号


 Sias.edu.cn 版权所有.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