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

来自至善住宿书院的学生党员在观看两会开幕式后,都有很深的感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对两会精神的理解和体会吧!

徐佳乐
在一年一度的两会期间,来自全国的代表和委员齐聚首都。我关注到教育问题依旧是“两会”中的热点。议案中有许多涉及到教育问题,比如:打破现有的教育不公平现状,让教育资源更加合理配置…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这些问题的提出也是大家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
我深信在党的领导下,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推出,义务教育的普及,“五育”的重要性不断得到重视,都是国家对于教育问题的关注与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也是一名学习者的身份,我们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握住教育改革这个契机,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时刻牢记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赵梦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依旧是“两会”之中的热点话题。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了让人民满意的成绩,党和政府以实际行动践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承诺。教育是每个家庭最为重要的事情,承载着每个人的希望,我们新时代的教育新目标就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一名的学生,我感到十分地欣喜与此同时,我也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一刻也不敢放松,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唯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把握住国家政策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改革,解决现存的问题,让我们的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在每一位教育者的呵护下,让我们这些学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我们更要牢记自身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将实现自身价值与创造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在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武欣玥
教育领域一直是国家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议案和提案可以看出,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视程度。近年来,中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不断推动教育现代化、优质化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
对于教育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充满信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支持和助力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信通过全国两会等平台,各界人士就教育发展提出的议案和提案,将有助于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助力建设更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无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家长还是学生,都可以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更加公平、普惠,造福每一个学习者。

马至玲
聚蓬勃力量,感悟两会精神,立可为之志,当有为之人。深刻学习两会精神,体会其中对于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成为一名有为青年。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不仅要立足高远、加强学习,更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作为锻炼青年过硬本领的“大熔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练就斗争路上的“真功夫”,做本领过硬的“筑梦人”。树立“青春之我”的奋斗之姿,做追逐梦想的“追梦人”。扛起“强国有我”的青春之责,做百年复兴的“圆梦人”。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学习两会精神,争做有为青年,不断接受来自时代的新挑战,挖掘出自身的潜在能力,牢牢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信念,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艰苦奋斗作为砥砺意志品质来坚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习两会精神,争做有为青年,让自己的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大学是一个未完篇,作为学生,也许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小,但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新青年。

张腾飞
教育领域改革发展成就得到了高度评价,人们对教育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这表明我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随着全国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我们正在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这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加强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力度,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公平,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包括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创新,以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包括加强与科技、产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以促进教育创新;加强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加强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我们需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教育改革、教育公平和教育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贡献力量。

陈虹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促进学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这些议案和提案都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挑战。我们的国家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推动社会进步、服务人民的作用。
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长久,这些议案的提出也意味着国家将更加关注教育领域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系统将更加系统规范,持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等教育人才。教育质量提高可以极大的增强我国各个领域的综合实力,培育更多人才,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输送更多新鲜血液。
此外,两会代表委员也提出了一系列与高等教育有关的议案和提案,包括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这代表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基础教育的普及。教育均等化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增强社会的稳定性,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青年人一定要不负韶华、努力拼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勇于作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刘朋洁
“山河大学”本来是源于网友的玩笑,是一个虚构的存在,后来引发了广大热议。而今年两会开幕在即,全国人大代表戴彩丽表示,“山河大学”的走红折射出全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都面临着人口多,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等情况,这就造成大量本省高分生源的外流。”戴彩丽表示,从国家层面而言,建议高校招生政策适度向人口大省倾斜。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山河四省”人口多、生源多,但“双一流”等高校却相对较少,上好大学难的现实越发凸显。山河大学虽然是一个网络热梗,但却真真实实受到了教育局和人大代表的关注。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也曾表示,我们也关注到了关于“山河大学”的问题,面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部将围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成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身为山河四省中的一名曾经的学子,我深知对于山河四省的学子来说求学的路程有多么的不易,在看到山河大学这个学校名称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股热血在胸腔之中涌动,“山河大学”承载着四省的无数学子的美好期盼,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倾听社会的声音和建议,也让我对祖国未来的教育事业充满信心与期待。

马俊龙
两会对今年教育工作的部署主题很鲜明,现实针对性很强,对保公平、提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群众反映强烈、期待迫切的问题予以了积极回应。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等。这些内容旨在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我对这些议案提案和热点教育话题深有感触。我们需要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发展自我,加强自身本领,设立远大抱负理想,争做国家和社会优秀人才。
在我们自身努力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学校要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两会代表委员提出的与高等教育有关的议案提案和热点教育话题,我们需要秉持着开放、创新、共享的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裴雪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教育的面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我对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因为我看到,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人类潜能的深度挖掘。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线上教育的兴起,使得知识的获取不再受限于地理和时间,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教育更加个性化和精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然而,教育的本质从未改变,那就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这样的教育,不仅能够赋予学生知识,更能够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乔治·奥威尔曾在其作品中深刻剖析了社会现象,以尖锐的笔触揭示了权力的真相。他的文风,既有深刻的洞察力,又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在教育的未来发展中,我们也需要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去揭示教育的本质,去引领教育的发展方向。
因此,我对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相信,在科技的推动下,教育将变得更加公平、高效和有趣。同时,我也相信,教育的本质将始终不变,那就是培养人,成就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张成
通过学习全国两会教育话题,让我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
在两会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种教育改革措施不断推进。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我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立志成为一名青年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全国两会精神的指引下,国家的教育事业将有更好的发展,将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未来是属于年轻一代的,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刘春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用墨很多,充分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用情至深。特别是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多措并举发展普及普惠优质安全的学前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创优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补短板、绘蓝图、见行动,真正把教育办成了顺民意、暖民心的惠民工程,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在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是一份伟大的民族事业,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责无旁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信心十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会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