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文法学院启动2025届毕业论文开题答辩专项工作

随着2025届毕业论文工作的展开,文法学院副院长兼法学系主任高玉侠、党总支副书记杨雅涵、文法学院教务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吴飞、汉语言文学系主任杨晓莉、汉语言文学系副主任魏晨于2024年12月18日在13-207面向全体论文指导教师召开了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培训大会。2024年12月27日,文法学院2025届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工作在13号楼顺利开展。此次答辩旨在检验毕业生对论文选题的准备情况,为后续的论文撰写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学术观点、探讨研究方向的平台。

本次答辩共涉及法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两个专业,包括法学辅修专业在内697名毕业生参与,分为10个答辩小组,各小组由至少5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组成,确保了答辩过程的严谨性和专业性。

本届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现场秩序井然,流程严谨规范。每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PPT或书面展示,详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预期创新点和难点等方面。学生们准备充分,表达清晰,展现出了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在学生陈述结束后,答辩教师们围绕论文选题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内容的逻辑性以及创新点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提问,并就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而热烈,既体现了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展现了学生积极思考、虚心求教的精神风貌。

从选题来看,2025届毕业生的论文题目具有多元化和时代性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对当代文学作品中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的挖掘,也有对古代文学流派传承与演变的研究;法学专业则聚焦于当下社会热点法律问题,如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新兴领域的法律规制等。这些选题不仅反映了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体现了他们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旨在通过学术研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符合学校要求毕业论文题目需有60%以上适合真题真做的要求。

答辩教师们在整个过程中认真聆听学生的陈述,仔细审阅开题报告,以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对每一篇论文都进行了精准而详细的点评。对于选题新颖、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得当的学生,教师们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进一步引导他们在后续研究中如何深化主题、拓展研究视野,使论文更加完善。而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们则耐心地指出不足之处,从选题的精准度、研究内容的细化、文献综述的全面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等方面,逐一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确保论文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

经过此次开题答辩,2025届毕业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不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也明确了在后续撰写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向,对论文写作有了更明确的思路和信心。同时,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接下来的论文撰写阶段,学生们将根据答辩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修改完善开题报告,并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全力以赴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未来的学术深造或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法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此次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后续的论文指导和撰写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学院将继续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确保2025届毕业生的论文质量再上新台阶,推动学院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文法学院 图/文 杨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