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学院(语委办)简介
郑州西亚斯学院文法学院是根据《郑州西亚斯学院关于调整部分专业学院和机构职责的通知》(校发〔2023〕2号)精神,于2023年1月14日在原法学院、原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公共语文教研室的基础上新组建的专业学院。
文法学院目前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法学专业、法学专业(商标专利方向)本科专业;开办有汉语言文学辅修专业、法学双学位专业以及公务能力与公务员素养、企业法律风险管控、商标专利代理、国际法律事务等微专业。文法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6人,设有文法学院教务办公室、汉语言文学系、法学系(河南省民办高校法学虚拟教研室)、实践教学中心、德法兼修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学术机构。主要承担汉语言文学专业、法学专业等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学院也承担学校的语言文字推广等工作。
汉语言文学系简介
汉语言文学系前身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汉语言文学教研室,自2005年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汉语言文学系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较强、师资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级12人,讲师8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全体教师秉承“兼容中西,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备深厚文化底蕴、能说、会写、善沟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命,以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专业为美好愿景。
目前,汉语言文学系在校全日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1009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风优良,学习氛围浓厚,就业途径多元,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多数考入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文秘等岗位发挥专长;部分投身中小学教育教学,传播知识文化,教书育人;还有学生进入新闻出版、传媒机构等部门,从事编辑、文案策划等工作。另有学生选择深造,在相关专业领域继续钻研,部分学生考入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为未来职业发展与学术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法学系简介
法学系前身是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法学系,自2003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9年7月更名为法学院,2015年开设法学(辅修)专业。2023年1月14日,法学院与原教育学院有关专业共同组建为文法学院(语委办),原法学院教学机构更名为法学系,与河南省民办高校法学虚拟教研室合署办公。
党的十九大以来,法学系全体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兼容中西,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立德树人,坚持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视野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德法兼修的应用型、涉外型卓越法治人才为使命,以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法学院为美好愿景。
法学系拥有一支法学理论精、学术造诣深、法律实务强、教学方法新、敬业又热情的专业教师队伍。法学系共有专兼职教师4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级11人,讲师及其他中级14人,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3人,持有法律或司法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近20人,具有留学、访学经历教师8人,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各1人,河南省、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各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河南省“文明教师”2人。
目前,法学系在校全日制法学专业本科生1104人。法学系学生学风优良,学习氛围浓厚,思维活跃敏捷,曾多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发表论文数十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稳步提高,考研上线人数和司法考试通过率屡破新高,出国留学人数也逐年增长,已有数十名优秀校友取得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法学院毕业生已成为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纪检监察、公检法司、律师公证、企事业法律顾问等岗位工作的骨干力量。
法学系教学目标明确,培养方案系统新颖,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图书资料、电子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拥有模拟法庭、文法学院综合实训室,正在筹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多功能实训室,另有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十余个。
法学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法学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来院举办学术报告和实务讲座,以开拓学生视野。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新郑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河南知名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实务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发展和完善。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有计划开展义务法律宣传法律咨询、观摩审判、模拟法庭、法律辩论赛、法院参观实习等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迎接新时代,开创新征程,文法学院(语委办)将以坚定的信念、稳健的步伐,昂扬的斗志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