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孙达人担任陕西省副省长,他有一本书叫《中国农民变迁论》,专门解释过这个问题,为什么长江和黄河按说都是中国的母亲河,但是为何北方长时间领先于南方?就在于农业最早在北方扎根,并且长时间领先于南方,他认为是什么缘故呢?是土壤和生产工具的缘故。我们黄河中游也就是河南、陕西省中南部到陕西省,黄土地带,得天独厚,它有着丰厚的这个黄土壤。而且这个黄土非常的肥沃,并且黄土还有一个好处,黄土很舒松。炎黄那个时期还没有发明青铜器,都是用骨器棒器,这些东西应对黄土绰绰有余,但是如果到南方长江以南去应对南方的红土的话它不行。所以南方尽管有农业文化,这样文化高度发明的部落,但是不行,它只有闪光点,构不成一个面。但是整个黄土地带农业能够很容易发展起来,所以炎黄能够变成中华文明的始祖,与黄土地带和那个年代的生产力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只有黄土地带才能培育起这样的一个大的政治组织,才能培养起这样的一个中华文化的先祖。这就是孙达仁先生的一个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
第二点,我们中华文化大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们有着对这个大一统的追求,中国人都是喜欢大一统的,我们都是随时追求统一的,说实话中华文化之所以几千年延绵不绝,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追求统一,你可以想见继续像春秋战国延续下去,恐怕中华就是另外一个时代。比如说春秋战国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比如说那个时候有百家争鸣,学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是这样的。凡事都有利也有弊,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当然一统要比分裂要好。那么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的延续就是靠着对大一统的追求。而炎黄时期就已经体现出了这一个特点。
换句话说炎黄相比较于其他民族的上古时代而言,他们早早地就有了疆域的概念,而不再局限于城邦。这是它的一个非常大的一个特点。你比方说需书生(音)先生认为,大约在炎黄那个时代,中国存在三个大集团,蚩尤东方集团,炎帝黄帝的华夏集团,还有伏羲女娲九黎苗蛮集团,我不是非要搞民族歧视,而是历史称呼就是如此。华夏集团的分布区域在今天的豫、晋、陕三角地带,而这个地带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地带,中华文化就在此诞生孕育出来了。而之所以黄河中游能够一统,这与黄帝部落密不可分。
大家知道阪泉之战是谁跟谁?就是黄帝对炎帝部落的战斗,结果两个部落战争的结果皆大欢喜,虽然炎帝被击败了,但是炎黄两个部落不是屠杀与吞并,而是两个部落的联盟与融合,这一点非常非常的关键。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之后锻造成了黄河中游地带无可匹敌的一个大集团,又发生一场战争是涿鹿之战,大家知道对手是谁?是蚩尤,我们也知道蚩尤刚才我说了,是所谓东方集团的代表性人物,而且据说蚩尤这个人特别的能打,这人是战神级别的,特别能打,是这样一个形状。然后他跟这个炎黄进行打,炎黄打得非常的艰苦,但是经过一番苦战之后,炎黄消灭了蚩尤,从此将黄河中下游都统一起来了。就是这个意思。这也大概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一个统一战争了。
而这一个统一战争也奠定了中国人对于疆域国家的一种追求,什么叫疆域国家?疆域国家是相对于古希腊那样的城邦国家而言的。所以说我们现在一说国家,说我们有一个大国家,我们这个国家疆域很大,我们有疆域,你可能又觉得是废话,废话。哪一个国家没有疆域。你要看同时期希腊的国家看看,希腊就没有一统观念,希腊就是城邦国家。而我们炎黄没有发展成炎黄国家,而是早早就走上了疆域国家的道路,难道这不是一次极具有前瞻性的一次追求吗?所以说炎黄时期的走出的每一步,炎黄五六千年前所走出的每一步都对我们现代中国人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们每一天都受惠于此,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统一的主要是当时的适耕地区,也就说他们所统一的主要是当时最为适合农耕的这样一个地区。而且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对文化一统的追求,除了疆域统一之外,还有对文化一统的追求。我举个例子,炎黄时期体现出一个文化特点,开放包容。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什么文化都可以为我所用,我不惧怕外来的这些东西。那么炎黄时期吸收了哪些外来的东西呢?我相信一个可能是龙文化,因为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龙,应该不是炎黄时期的,而是一个是红山文化时期的,还有一个大概是属于黄河下游的东夷集团龙山文化时期的一些龙的原始形象。那么这个龙原本可能不是炎黄文化的产物,但是炎黄把这个东西拿过来了,继承了,发扬了。
比方说这个大家来看一下,这一张图片刚才说黄帝战蚩尤,这一张图就是汉代的画像石上面的黄帝战蚩尤的场面,大家要知道汉朝人特别的可爱,汉朝人现在在网上被称为“动漫产业的先锋”、“动漫产业的鼻祖”,特别爱画这种连环画,历史名人历史名画没有他们不画的,这个就是黄帝战蚩尤,大家注意中间这位半人半兽的这位就是蚩尤,汉朝人可时尚了,你们说他是半人半兽,我就把他画成半人半兽。你说是啥,我就画成啥。你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名医叫扁鹊,你们回去监所一个汉代石画像,扁鹊行医图,扁鹊扁鹊,你既然名字里面带一个鹊,汉代人就把他画成了一个人头鸟身的这样一个形象,一只扁扁的鹊,你不是叫扁鹊吗?蚩尤也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涿鹿之战。
这是所谓的龙文化,我们看一下这就是黄帝文化时期,就是杨官寨遗址,大前天我自己拍的一张照片,在陕西历史文化博物馆,杨官寨的考古展上,对不起,原来的图片,由于拍照不让用闪光灯,所以我拍的有点模糊,红圈内就是龙。我当时是听陕西考古研究院的院长说,这个现在被命名为天狗吠日,但是他们认为不是狗,是龙,被误认为狗是四肢比较长,但是大家知道早期的龙是“走龙”,四肢都比较细长,这应该是黄帝文化时期龙的这个形象。而龙就是被继承来的,被我们吸收的一种文化符号,这是龙。
还有一个我想问一下大家,咱们上古传说当中开天辟地英雄人物是哪一位?是盘古,而这个盘古最早根据现在很多学者的研究认为,盘古的传说最早也不是炎黄的,而是属于南方苗蛮集团的,是苗蛮集团的开天辟地的传说,我们原来并没有。而盘古为啥后来成为我们中国人公认的开天辟地的英雄?就是因为炎黄在与苗蛮集团发生接触的过程当中,不断与他们的人进行通婚和联合,最后把他们的上古传说也接了过来,变成了我们的上古传说,变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就是这样的。所以说盘古开天辟地也是文化融合、文化吸收的一个结果。
另外一个疆域的确定,我刚才说了,中国就是因为炎黄时期早早的变成了一个疆域国家,而非城邦国家。大家来看,史记里边是这样评价黄帝的,请大家注意看,他说黄帝一生去的地方非常多,黄帝去的范围向东一直到大海,向西一直到崆峒山,大家也知道崆峒山在哪儿?在哪儿大家知道吗?在今天的甘肃这一带,崆峒山,还有他说另外一个向南一直到了今天的长江流域,向北一直到了这个所谓的釜山一带。
最后关键是最后这一句话,“迁徙往来无常处”,所以这里就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好多地方都传说说我们这个地方有黄帝,为什么好多地方都有黄帝?原因就在于黄帝遍地几乎整个北方地区,南方曾经到过长江,因此他迁徙往来无常处,而他这个行为,就是给中国画疆域,要说就是这样,中国早早变成了一个疆域国家,而不是城邦国家,原因就在这儿。而且他早早把游牧部落与农耕地区也有了一个分离,他往北就到了华北的边缘,要知道我说过,黄帝部落的融合和兼并也全全部针对的适耕地区。这是炎黄时期的一个典型的特征。所以说在这一点上黄帝应该说是贡献巨大。
这张图代表了战国时期人们天下的观念,大家来看一下,这一个图就是尚书禹贡篇,我想问一下河南是哪一个州,是豫州,像陕西省我们是哪一个州,我们是邕州,豫字是什么意思?人牵象,大家知道上古时期的河南要比现在的河南要温暖、湿润得多,以至于这个地方有大象、犀牛,也就是说今天的西双版纳什么样,今天的河南就什么样。就是西双版纳的样子,除了没有普洱茶之外。当年是这个样子的。
河南是居于天下之中,我们看河南是所谓天下之中,中州之称呼就是来自于此,豫州又称之为中州就来自于此。这代表中国长期以来疆域的核心地带,也是中华文明最早期的一个地带,当然后来我们又有文明的拓展,那是后话,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样一个范围。这就是尚书禹贡,因为尚书禹贡篇成书于战国早期,这代表中华最早的疆域的概念。
另外对于秩序的渴求,这是我最后要谈到的,什么叫对秩序的渴求?要知道世界各个民族上古时期有的民族追求的是民主,有的民族追求的是秩序,追求民主的以希腊为典型,追求秩序的以中国为典型。那么曾经有一位中国非常有思想的学者叫顾准,他写过一个关于希腊城邦制的书,他在书里面有这样一个观点,他说追求民主还是追求秩序,这个事情他不叫秩序,他叫做权威。是追求民主还是追求权威?这一个是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你要知道希腊为什么追求民主?希腊土地贫瘠,那个地方发展不起大的发达的农业,因此希腊民族各个城邦很早以来,他们一直是商业民族,而商业民族既然是经商的,大家也知道商人追求什么东西?是利益。
追求公平交易,是不是?公平交易带来了人们对民主的渴求,所以在希腊早早地就发展起了民主,当然了这个民主按照现代标准来说,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的民主,因为只有男性的自由民才有投票权,这是部分的民主。而中国呢?中国追求的顾准先生给下了一个定义,史官文化,他认为史官文化说白了,就是一种服从权威的文化,中国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一切都是建立在对权威的服从的基础之上的。那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了,有人可能要问一句话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我认为只有哪一个时代适合与不适合,没有优与劣,你要知道中国是农业民族,农业民族是诞生不出来希腊的民主的。
农业民族第一讲究的是秩序,因为我们要守农时,第二农业民族要想发展农业,必须有人组织生产,尤其是要人组织水利工程的建设。所以中国早早就诞生了权威文化,而不是民主文化。至于现代大家也知道,现代全世界都对民主基本上有共识,包括我们中共中央也早都说过,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对不对?为什么我们现在把民主作为追求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商品经济时代就有对这种平等交易的一个要求。所以,我们现在对民主有追求,但是在古代农业文明更需要的是秩序和权威人物,只有秩序和权威才能保证农业文明的稳步进行,所以我们早早诞生出来的是对秩序的追求。
这里我要介绍一下马克思的一个观点,亚细亚形态,马克思在把欧洲分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它把中国称为亚细亚形态,就是不同于欧洲的形态,这种形态不能简单地用什么奴隶制时代或者封建时代来概括,而是要意识到亚细亚形态是一种服从权威的形态,而且在这里边马克思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马克思有一个特点,马克思能在纷繁的历史现象当中迅速抓到影响历史最基本的那个因子,在中国的历史当中马克思找到了中国历史的最根本的一个因子是什么?他找到就一个字——水。因为中国是农业民族,水对于中国这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国最早的文化、最早的秩序、最早的国家都来自于与水有关的活动,他说这个说得很有道理。
我不说别的,我想问一下大家,中国第一个正式的王朝是哪一个王朝?是夏,夏王朝的实际奠基者是谁?是大禹,大禹以什么著称,以治水著称。而历朝历代中国的统治者特别重视什么事儿?水利工程建设,一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很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而水利工程建设要求有权威,要求财力物力韧力的甚至于思想的高度的统一,因此上古诞生出了中国这种服从权威的文化。而中国这个国家也由此就诞生了。
虽然中国这个国家作为国家是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时代,但是追根溯源,我们不得不说,它的框架它的思想它的形态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