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帝论坛 -> 文字资料

第十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四)

发布日期:2023-03-23     点击量:
分享到:

党的十九大提出来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史上应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为什么讲这一点?现代化经济体系,我是讲这个点,这个点某一个方面怎么讲?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也就是十九大报告,它当然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主要说经济方面。这个内容怎么来写,怎么来定调?当然经过全国多地的调研,还有一系列的讨论。当时我是负责一个调研小组到东北进行调研,我们讨论之后,大家经过讨论逐渐形成一个共识,这个共识是什么?党的十九大要高度的概括过去,要深远的展望未来。怎么高度概括过去呢?我们大家越来越多的共识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们确确实实在经济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成就可以说是世界瞩目。刚才我讲了,无论是工业还是配套我们都有很多强项,体系完整,强项突出。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概括发力的方面,我们对于未来要提出更高的目标,怎么概括?所以要讨论一个概念,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实际上是承前启后,首先是肯定的,我们过去经济建设一定为我们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足够的经济基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它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它不是说你想建就建了,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可靠的技术力量和庞大的优秀的企业群体,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是空中楼阁。所以,我们提出来现代化经济体系,表示我们对过去的成就是认可的,是赞赏的。同时,现代化经济体系也意味着我们未来怎么样?我们的发展要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高质量发展,高技术、高质量,包括环境水平等等。所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们发展转型继续前进的又一个阶段。我们今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发展转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支撑,具有很好的资本。但是,我们不能停下来,我们前进的脚步在发展的推进上,还要继续,甚至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加强。这是我讲发展转型。

第三个方面,我探讨一下开放转型。在这里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叫改革开放?是因为1978年以来,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同步来推进的,体制转型、发展转型,它可能更多的是国内的对内改革,开放很显然就是对外开放,实际上到今天为止,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中国的对外开放,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同样,在我们的对外开放,我们怎么认识这一点?我也想讲几个点,供大家进行参考。第一,首先我想讲讲所谓的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实际上这个内陆开放高地,接触层面本身是比较早的,我记得河南在探讨中原经济区的时候,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聚焦度,内陆地区的这种探讨,还是比较少的。因为一提到这个“开放”,大家都自然而然的想到沿海,它是天然的开放。实际上内陆地区也是可以推进开放的,可能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有一个次序推进的问题,尤其是落后的经济体在开放难度小的地方先开放,它是符合正确时间逻辑的。

大致我们找到一个过程通道,今年内陆开放很重要,所以从中原经济区智库,实际上包括我本人,多年来一直关注内陆开放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怎么样?我想今天这个会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黄帝文化国际论坛,这个论坛典型的处于祖国的内陆地区,但它的嘉宾、它的听众来自于世界各地,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内陆开放已经打造为一个不说非常高的阶段,已经达到了一定发展阶段。所以内陆开放我们今天看它的意义就在于哪儿?就在于我们的开放不断的走实、走深,无论从是产业还是从区域,还是从政策的力度上,都在做实,都在落地,或者都在加深。所以内陆开放的水平可能在一个国家整个开放体系当中是难度最大的,它的水平提升,一定意味着这个国家整体的对外开放体系提升。所以,这是首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讲一个亮点。去年我记得非常清楚,应该是413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的开放问题,他当时宣布党和国家重要战略决策,海南全岛建设中国特殊自由贸易港。中国分阶段、分步骤的探索和建设自由贸易港意味着什么?自由贸易港,全球都认为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就是自由贸易港,对于自由贸易港,我们国家的自由贸易原来是局部的试探性的,比如像海南,在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过程当中,划出来某一些片片区区探索自由贸易港。海南则不一样,全岛那也就是全省要建设自由贸易港。

我们在这么大的一个区域,国家战略的高度部署和推进自由贸易港,所以这是表明我们在国家对外贸易开放方面是在下大决心,在实践上花大力气,要建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所以,自由贸易港的推进就意味着我们的对外开放层次在世界上,恐怕以后都是领先的水平、引领的水平。我们如果能够把这个贸易港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政策能把握好的话,我们有战略、有设计、有规划,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实践中寻找,另一个方面我们实践如果能够做成功的话,到那时我们就可以非常自豪的看到一个景象,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世界上就是引领型的。所以,这是我们谈对外开放。

那么我还想第三个点,具体时间我记不清楚了,不会超过三年,有一个中央文件提出来,我们要把我们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国内的重大战略进行协同对接,具体指什么?“一带一路”和国内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战略还有大湾区国内重大战略对接。这样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思路,它有它的独特意义,放在实际上来看它的价值,我们怎么来理解?也就是国家把它的对外开放和国内的经济部署、战略部署进行结合起来,或者进行协同,它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和运转体系,和世界是真的深度融合在一起的,是关联在一起的。这一点在世界开放史上都有启发意义。

我记得在前年OECD国际组织在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的融入OECD进行合作、进行开放,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的融入世界,和发达经济体进行合作。在这个会上我就感受到各个国家,发达经济毕竟开放程度高一点,我们看到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它的国内战略和对外开放是脱节的,这种脱节我们是国内和国际的对接,还是对国际市场,都存在着受抑制的因素。 从这个国际背景来看,中国把内外战略提出来一种协同化,它确实有独道的价值和意义。

怎么来协同?我就举一个例子,我想举一个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例子。长江经济发展战略,我前面还做过总结,它可以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可以和“一带一路”国际倡议,或者说和世界的开放能够对接起来。比如,往东,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是通江达海,它附近的战略就可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对接,利用国际上的资金资源和市场。往西南,这个问题也是最近国家层面上还在探讨的,还没有定论,就在古代丝绸之路有三块,西南叫南方丝绸之路,我们南方丝绸之路来要不要定位,实际上这个国家都在做了,我们有这么两个经济走廊,以及海南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所以长江经济带可以在西南方向上来拓展国际开放。比如,大家常讲郑欧班列就是西北方向和欧洲的对接提供了科学的途径。

所以我举这么一个简单例子说明什么?我们国内重大战略它和对外战略的协同,它和国际经济体系的合作是有帮助的,是有益处的,这也符合非常原始的资源配制的原则。资源配制范围越广,所获得的经济效率的提高潜力就会越大。所以我想这是第三个点。这是讲一讲改革开放对我们强国建设的价值,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接下来我想再用一点时间高度概括一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世界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前面聊的主线都是我们自己的国强民富,实际上在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有很强的世界意义。

首先,我想谈一下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虽然目前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了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像金砖五国,已经开放的问题仍有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之路,很多具体路径设计、政策的设计和战略的思考,对于落后国家、后进国家发展是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的。比如建立一个高效率,能够灵活调整的市场机制,这个要处理好一系列的观念问题。比如发展在具备条件情况下,建设具有坚实基础的工业,这对国家是重要的。和世界很好的结合,对一个国家是很重要的。中国作为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经济的领头羊,实际上我们国家也以此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理顺机制,设计政策,包括我们也提供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我想这可能是中国在发展的同时,也在为世界做贡献,尤其是为发展中国家进步做贡献。

第二,我想谈的意义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发达经济体,它也有意义,也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尤其是在对外开放上。当前的背景大家已经很清楚了,逆全球化思潮,一些在贸易投资上的保护主义措施,都有一定的采纳。包括一些国际组织的运转,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推出等等。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在自由贸易背景下,我们中国依然高举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大旗,而且在实践层面确实做出真实的答案。比如我刚才讲的,我们建设自由贸易港以及我们在国际经济组织上愿意承担推进世界共同进步的重要责任,所以,这一点意义我想对发达国家也是有启发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就给大家报告到这里,谢谢!

 

上一页 [1] [2]

Sias.edu.cn版权所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