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西亚斯人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办公室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 2018 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遴选工作的通知》(教办思政〔2018〕833 号)精神和要求,我校按要求上报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其中,思齐住宿书育人导师陈厉老师申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成功获批,现已列入2018 年度全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计划。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物介绍:        

        陈厉,女,中共党员,毕业于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获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思齐住宿书院育人导师。


以下为访谈内容:


学生记者:陈老师您能介绍一下《心理预防》课程吗?

厉:《心理预防》课程是2013年我校从美国西南行为健康中心引进的原版课程。《蜜糖VS毒药——大学生恋爱中如何“安全约会”》(以下简称《安全约会》)是其中之一,它是由美国西南行为健康中心一线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以美国青少年为研究群体研发的。该课程分为:“安全约会”、 “预防网络成瘾”、“预防学业失败”、“预防抑郁与自杀”等四个方面。大学生恋爱已发展为高校普遍现象,因恋爱偏航引发的问题逐年增加,我校积极引入该课程进入教学活动,从恋爱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等理论层面阐述恋爱的起因、形成和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恋爱中的亲密关系,并积极处理因恋爱关系产生的衍生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恋爱观念,更好的预防因不善处理亲密关系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及伤害性行为,更有利于我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学生记者:陈老师您能介绍一下《心理预防》如何开展的吗?

陈厉:该课程引入伊始我参加了“安全约会”课题小组。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服务我校学生,课题组立足中国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将引进的原版课程与我校大学生现状相结合,对课程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完善和创新。我们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补充了我校和国内高校的真实情景案例,并将其课前测试部分内容调整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设置,变更了部分问题和分值,让测试更符合我国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让获得的调研数据服务于课程改革、学术研究和学生管理工作,促进相关理论向纵深发展。要将心理课程真正成为学生释疑解惑的指向不能局限于课堂,我主动和院里的幸福工坊合作,在课堂外增加了学生的单独约谈和团体辅导工作。此外,注重通过课堂发现和培养学生骨干,组成学生兴趣小组,就课堂上的问题加以研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自查能力,加强了理论讲授和现实实践的联系,增强了课程的实际指导效果。通过近年来的努力,预防课程中的《安全约会》教育已经形成了课堂教育与课外辅导相呼应,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相结合,教学平台与专业机构相衔接的立体化工作体制和机制。通过《安全约会》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的学生骨干可以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因恋爱引发的问题,对于可能的潜在的伤害行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增强了学生在恋爱问题中的心理防范能力。

         近年来,我通过课堂教学及数据分析,获得了大量真实有效的一手素材,在CN刊物上发表了《女大学生恋爱问题及对策分析》等多篇学术论文。2018年被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遴选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学生记者:陈老师恭喜您的项目入选2018 年全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项目,谈谈您入选感受吧。

陈厉:能够入选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我很高兴,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众多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书院领导和相关专业教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绩,我觉得,辛苦是大家的,成绩是学校的,我只是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