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8年11月22日-11月26日,第四届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大赛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等55所高校代表的55支队伍参加全国总决赛。我校由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组成的代表队,经过激烈的比赛,最终获得团体二等奖,三项个体二等奖,一项个体三等奖的佳绩。我们对代表队的指导教师李晓丽老师进行了访谈,下面来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1、李老师您好!您近期带领学生参加了全国专业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能介绍一下比赛的情况及参赛的意义吗?
是的,11月22日至11月26日,我带学生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HRU)总决赛。我先介绍一下这个大赛,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大赛(HRU)是由劳动经济学会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联合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顶级专业赛事。该赛事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创办,已成为人力资源领域涵盖学生、高校、企业等多方互联的应用型人才开发平台。2018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大赛以“共融、共享、共创,搭建应用型人才的开发平台”为主题,采用各高校校内预选、六地区分赛、线上线下结合、赛事成绩多因素综合计分、企业全程参与等模式。我们学校今年第一次参加,5月份校内选拔、组队,6月份开始培训和指导,10月份参加了在南昌大学举办的中东地区预选赛,64队伍中进入32强,挺进决赛,11月份参加在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的全国总决赛,获得团体二等奖,三项个体二等奖,一项个体三等奖的成绩。一路走来,真的不易,参加总决赛有来自全国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海峡两岸的55所高校,评委均由来自企业的顶级HR总监和咨询公司经理组成,竞赛题目来源于企业实践,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们的参赛选手来自于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整个比赛过程中,他们展现了良好的风貌,给评委和主办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于比赛的意义,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下:第一,对于学生来说,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与其它高校学生的交流,他们与不少参赛选手成为了朋友。通过竞赛,他们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素养、团队精神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深切体会到职场实战的要求,对毕业后从事HR工作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信心。第二,对于教学和人才培养而言,通过带领学生参赛和赛前的指导培训,引发我更加深入的思考,人才培养的方向、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等。第三,对于学校而言,能够更好的宣传和推介西亚斯,能够使更多人从不知道到认识了解我们的办学特色和成果。在参加比赛中,与评委和其他高校老师同学交流,提起西亚斯,他们了解的不多,我和我的学生们利用一切机会去介绍宣传我们的学校,微信推送我校的宣传片,他们特别惊讶我们有这么美丽的校园,这么优秀的学生。总之,参加本次学科竞赛,学生和老师都收获良多。
2、您从事教学多年,能结合工作岗位谈谈对教学的感受和看法吗?
要谈教学,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在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岗位有十余年的时间,我的工作几乎全部集中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与教学上。我就谈谈教学吧,教学经验谈不上,如果说感悟,我觉得就两个字:走心。教师用心备课、用心进行课堂设计、用心探索教学方法,用心与学生沟通,自然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我每学期第一堂课,从来不讲课,专门与学生交流,我称为开学第一课,通过交流沟通,建立信任,增加了解,提出要求,平等、互爱、尊重的关系建立了,以后的课堂管理就非常容易了。 另外一点感悟是教书育人一样都不能少,老师不仅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引导他们向上进取。很多学生不是不想上进,不是不想优秀,而是不知道做什么、该怎么做。我的历届学生都知道李老师要求他们做到的“三个一”,一个小时英语,一本书,一个小时体育锻炼,这和我教的专业课无关,但是对一辈子有益的事情。我们西亚斯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爱学生、用心教书育人,正因为有这样一批优秀的老师默默耕耘,才成就了我们一届届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