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西亚斯人


题记:

       八月份,由河南省教育厅组织举办的2018年度河南省第二十二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暨第四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中,我校推荐上报的18份微课作品中,获得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

      学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参加“大奖赛”作为促进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重要措施,切实做好宣传、组织和推荐工作,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下面是建筑学院三等奖获得者王玲老师的简介和教学感悟分享。


       

        我是王玲,2012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建筑学硕士,中共党员, 2012年8月来西亚斯任教至今。

        跟西亚斯的相识要从2010年建筑学院成立伊始说起,那时是作为兼职教师来到西亚斯的,我和另一位研究生同学在张少雄老师的带领下,三个人开始了2010级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工作。西亚斯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新颖的、热情向上的,无论是学校建筑还是学校的同事。


        任教以来,获得过优秀教师,获得过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荣誉。主持厅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重点课题1项;发表论文6篇;参编教材2部;参与厅级课题3项;同时也参与教改课题。

        2018年在学校举办的第四届微课大赛中,全校各学院提交的约50份作品中,我的作品获得校级二等奖,随后在教育厅举办赛事中获得高等教育微课组三等奖。参加微课大赛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的高度凝练,也是对一线教师在教学知识框架上的组织与取舍的肯定。 建筑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教师参加此类大赛,学院领导还专门组织了一次全院教师的微课学习活动,徐雅老师负责请获奖老师来交流学习,通过对获奖作品的学习,深受启发。这些教学上的成果取得离不开学校提供的良好平台和机会,离不开同事们的支持,感谢西亚斯,感谢同仁们!


       

        建筑学教学,很重要一个环节就是要广泛的猎取知识。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扩大自己的视野,2017年暑期我参加了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带队的世界建筑考察团,在法意国家之间追寻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建筑足迹,膜拜了现代主义经典建筑作品、考察了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感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的艺术气息、考察了古罗马遗留下来的伟大遗迹等等,随团里面成员有建筑界方方面面的人才,通过考察团带队老师和团员之间的积极交流,对国外经典建筑的溯源和分析学习,使自己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加深,收获颇丰,这些经历均化作无形的动力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教学中。



        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在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更加虚心地向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学习,今后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路上还需不懈的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正如安徽一位语文教师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教师最大师德是把课上好》一样,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知识无私的传授给我的学生们,不辜负西亚斯对青年教师的包容和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