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学术研究水平,全方位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规范素养,进而实现发表更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获批立项更高层次的研究项目。2024年12月25日,我院邀请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学术期刊《学习论坛》编辑部主任薛瑞汉编审,作《学术论文选题与写作规范》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学德教授主持,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报告会进行了聆听学习。
薛瑞汉编审首先介绍了《学习论坛》期刊的情况。《学习论坛》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河南省一级期刊。随后,薛瑞汉编审围绕“学术论文、报纸文章与智库报告的含义”“学术论文选题的原则与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与规范”三个问题,对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释。
薛瑞汉强调,要写好三种文章:学术论文、报纸文章、智库报告。其中,学术论文为本,是基础,写好学术论文比较容易过渡到后两种文章。为此,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术实践中,深入研读经典文献,不断锤炼学术思维,同时,还需保持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力,以便在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架起桥梁,让学术论文中的理论成果能够自然流畅地转化为报纸文章中的热点解读和智库报告中的决策建议,从而在不同的学术表达场景中展现价值,真正实现从学术研究到知识传播与实践指导的全方位升华。
论文选题决定论文的成败和价值。薛瑞汉认为,成功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他结合大量且具有代表性的选题实际案例,强调一个好的选题既要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方向,又要大小难易适中。选题既要关注学术前沿热点问题,又要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兴趣,同时还考虑其可行性与创新性,尤为重要的是,选题必须秉持积极正面的建设性导向,从而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写作规范是学术论文的基石与保障,它关乎论文的专业性、逻辑性与可信度。在写作规范部分,薛编审详细讲解了论文结构、语言表达、引用标注、参考文献等规范要素。他认为要撰写好一篇论文,首先要充分掌握该研究问题所涉及的一切研究资料,最好能够搜索穷尽所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同时他指出,逻辑性是学术论文质量考量的重要因素,论文的结构应当严谨清晰科学,要遵循引言、正文、结论等逻辑顺序,各部分要有内在紧密逻辑关系;语言表达要生动、简练、鲜明、准确,避免口语化和模糊性的表述;引用标注要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参考文献应选择在学术领域具有代表性、权威性期刊的论文为主,重点关注近期发表的前沿性、新颖性文献。薛编审还就如何选好论文选题、撰写好学术论文提出了建议。他建议要经常浏览《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文科学校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文章,经常浏览《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日报》等理论版文章,经常浏览中国社会科学网站、国家社科规划办网站和中纪委网站等专业学术网站。
郭学德对薛编审的学术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认为,此次报告是一堂学术性、应用性、借鉴性都非常强的高水平学术报告。报告不仅对如何选好学术论文选题、撰写好学术论文进行了精辟论述,而且还对掌握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学术规范以及如何进行学术积累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郭学德希望大家深入思考、消化报告内容,认真吸收借鉴学术研究方法和技巧,以助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小组 文:孙珂珂;图:王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