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直属的二级专业学院,是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2018年5月独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河南省最早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民办高校之一。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6个教研室,以及学院党总支、6个教研室党支部、学院办公室、档案资料室。另外设立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中心”和“民办高校党建研究所”两个研究机构。2023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联合下发文件,授予郑州西亚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批“河南省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称号。

一、发展目标

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等文件为指导,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建设,在河南省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上,争取把郑州西亚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全国民办高校知名、河南高校位于前列、师资精干、教学优秀、科研突出、影响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目前学院有专兼职思政课教师109人,其中自有专任思政课教师94人,校外兼职思政课教师15人(含高校退休返聘4人),符合高校思政课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规定。目前学院共有教授5人、副教授17人、讲师17人、博士(含在读博士)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2人,河南省文明教师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4人(次),郑州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教学能手10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涵盖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个学科,学科专业结构和学历学术背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度契合。教师队伍整体政治素质优良、专业功底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就突出,是一支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教学科研团队。

三、课程建设

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7门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选择性必修课程,共14门思政课程。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建设,努力打造思政课“一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现有郑州地方高校“一流课程”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一流课程”“重点课程”9门。

四、教学创新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聚焦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倡导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和AI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全面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从“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单一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群言堂”参与体验式现代教学模式转变,努力将思政课程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同时积极推进“思政小课堂 ”与“社会大课堂 ” 有效结合,先后与兰考焦裕禄纪念园、林州红旗渠纪念馆、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管委会、郑州航空港市民中心等,签署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7处,组织师生开展思政课现场实践教学研修活动,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五、教学获奖

坚持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相互促进方针,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活动。近年来先后获得各类教学竞赛奖项73项,其中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以及“全省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比赛”特等奖、一等奖等省部级教学竞赛奖24项,郑州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赛等市厅级教学竞赛奖18项,校级教学竞赛奖30项,在河南省民办高校居于前列。特别是在首届“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最高奖“特等奖”,是此次大赛获得“特等奖”10所高校中唯一的民办高校。在2024年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比赛中获得3项一等奖,是获得一等奖数量最多的民办高校。

六、科研成就

高度重视教研科研工作,推动教学科研相互促进。鼓励教师在高层次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承担高级别科研课题,获得高质量科研奖项。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77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论文25篇;承担省部级、市厅级及校级科研、教改项目158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2项、市厅级项目84项。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中标立项教育部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2项,2023年、2024年获批立项河南省社科规划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省教育厅教改项目7项,是全省民办高校中标立项教育部研究专项、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项目数量最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2022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分别获批学校“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2022年、202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两次获学校“科研先进单位”。

七、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院先后有19人次分别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郑州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郑州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学院先后获得首批“河南省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度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优秀组织奖”“郑州地方高校第二届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第二届郑州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优秀组织奖”“第六届郑州地方高校思政课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以及郑州西亚斯学院“样板党支部”“先进学习型党支部”“先进基层党支部”“科研先进集体”“优秀科研团队”等集体荣誉称号。

八、学院文化

高度重视学院思想文化建设,注重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四有”“六要”标准为价值导向,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铸魂育人、价值引领功能作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严格遵守课堂教学政治纪律,模范践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培养造就“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向善向上、积极进取、心情愉悦的学院文化氛围。

(2025年3月)


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徽、院旗及设计说明

院徽(logo)图案设计说明:

马克思主义学院.png

院徽的上方是潇洒、大气、卓然、秀美的“毛体”(毛泽东书法体)“马克思主义学院”几个大字,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独有特色。毛泽东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代中共领袖,用他的字体来标示“马克思主义学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更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独有中国特色。同样重要的是,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袖,而且是一位卓越不凡的书法大家,他的书法博采众长,独具一体,卓然而立,为许多书法大家所折服。“毛体”的潇洒、大气、卓然和秀美,陡增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厚重与不俗。

院徽的下方是英文“SCHOOL  OF  MARXISM  SIAS  UNIVERSITY”(西亚斯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体现了西亚斯国际化教育和“兼容中西”的特色。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也是从欧洲和俄罗斯传入中国的。

院徽中间是一个艺术体的大写“M”,其意是“马克思主义”;下面是书本,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其寓意这是一个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地方。

院徽为红白两色相间,对比鲜明,简洁大气,又不失其艺术之美。其中的红色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批判性;其中的白色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包容性、开放性。

微信图片_20190429161904.png

院旗设计方案说明:

院旗整体底色为红色,体现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独有的革命特色。上方为院徽(logo)及标宋体的“郑州西亚斯学院”字体,下方为大写“毛体”“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方的标宋体与下方的“毛体”交相辉映、相互衬托、一正一草、一静一动,既庄重大方,又优美灵动。同时,红底白字,对比强烈,清晰醒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总之,该方案简洁大方、庄重灵动,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独有特色,又具有较强的艺术美感。

郑州西亚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电话:0371-62488669

邮箱:506440179@qq.com

地址:郑州西亚斯学院2号教学楼

Sias.edu.cn版权所有;    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