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曹立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好,很荣幸参加今天的会议。我今天给大家汇报和分享的内容是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家知道全面小康,小康是我们中华民族从历史上大家知道,小康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里面的句子,是我们老百姓对于生活丰裕的一种追求。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困扰我们的绝对贫困要画上句号。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所以正像总书记在3月6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讲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脱贫攻坚今年我们一定会划上历史性句号,今年也是一个历史交汇期。脱贫攻坚完成之后我们还要和乡村振兴衔接,这是我们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跟我们相一致的一个战略。
所以我们在研究和总结脱贫攻坚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和乡村振兴衔接,所以这也是我跟大家汇报的题目。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在三个方面和大家做交流。 第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意义和进展。 第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第三,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需要衔接的时候,需要落实的政策和任务。
这一轮脱贫攻坚是从2015年底,党中央召开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会议之后,全党全国人民开始进入这一轮脱贫攻坚。这一轮脱贫攻坚跟以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重视脱贫问题。但这一轮脱贫工作和以往不一样,就是它的理念首先是不一样的,大家知道,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调研最早提出精准扶贫,这一轮脱贫我们强调精准,这一个精准我想至少应该是两个方面内涵。
第一,表明扶贫一定要扎扎实实有效果,不像过去也是大量扶贫资金下去,这个效果什么样还不是很清晰。这是一个强调精准。第二,强调的扶贫要通过贫苦老百姓通过自己双手劳动解决自己的贫困问题。所以,这里面是强调贫困户主动性。这是我想这一轮精准扶贫最重要两个方面的内涵。从总书记在2015年的2月13号,这个大家知道,这是总书记到他插队延安延川县梁家河村,上午调研之后,下午就在延安干部学院召开一场亲自主持脱贫攻坚座谈会。随后每一年春节考察,每一次重要的会议上,总书记都在讲脱贫攻坚,所以我们说脱贫攻坚实际上也是总书记的头号工程,是他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独占。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意义与进展。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确实已经取得巨大进展,这个进展实际上我们知道,已经使得7亿多人稳定脱贫,这一点也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同,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讲到中国脱贫是史无前例的成绩,而且联合国秘书古特雷斯盛赞中国减贫方略帮助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大家知道这是联合国到2030年一个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减贫,减贫的目标,他认为我们减贫方略是实现联合国设定这个减贫目标唯一途径,所以这一点我想中国减贫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绩,这是我们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实际上把我们的扶贫工作由原来的脱贫攻坚,从中央的要求上,把它改成了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和脱贫攻坚的区别,恐怕脱贫还在路上,脱贫攻坚已经给出时间表,2020年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所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这样重要任务,所以我们说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督战。
(一)脱贫攻坚的战略意义 为什么在党中央治国理政当中,脱贫攻坚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我想这就是我们要进一步去认识脱贫攻坚的战略意义。脱贫攻坚是一个政治命题、实践命题、理论命题。我们说它是一个政治命题。这是我们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标志性指标,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的老乡是不是脱贫。所以这个脱贫攻坚就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底线目标。今年脱贫攻坚收官,我们全面小康就一定实现。当然,它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新的里程碑。
政治命题: 大家知道我们从党中央到各级政府,我们都是把脱贫攻坚当做头号工程,中央已经建成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城抓住落实管理体制,所以我们叫五级书记都抓扶贫。在政治上,特别是干部,我们说作为党员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际上在扶贫问题上就是一个试金石,所以它是要跟党中央同心同向。
实践命题:这也就是说这一轮脱贫攻坚,因为每一个地方致贫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也就是说很难用一种办法完成扶贫任务,所以中央也叫因人因地施策。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我们在很多地方,脱贫攻坚当中,做了大量探索,对我们很多工作,在各个领域上来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多好的创新。
所以现在在实践当中,特别是到现在要收官的时候,我们到各地区调研,我们发现,在扶贫产业成长上,包括怎么来一些创新产品,包括对干部培育,甚至我们很多的干部都学会做群众工作,所以也就是说它确实作为一个实践命题,给我们很多创新。
理论命题:那也就是说中国的实践,我们非常丰富,需要我们在理论高度上,做总结,总书记在九个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座谈会上也给理论工作者提出要求,那就是说我们理论研究要深植工作大地,要写在中国大地上。所以我们中国改革开放脱贫攻坚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加以总结,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讲,我们在学校里面有老师,我们有理论的基础的话,我们知道有发展经济学,这个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学科,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在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了民族独立,发展中国家要发展,但是它们没有理论做指导,所以所谓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就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药方,按照发达国家自己的经验来给发展中国家提了一些发展当中的策略,把这个形成理论叫发展经济学。但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经济有很大的差距,其实西方经济学科里面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指导性都是不强。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发展当中,我们所在实践当中的很多探索,它在理论上去总结,一定给我们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会提供有帮助、有借鉴的理论指导。所以,我们说这也在学科建设上,实际上我们也有一个构建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当然我们刚才讲,中国的扶贫在国际上现在也是既得到了国际上高度认同,同时我们现在在外交上,也成为重要部分。所以这个也是践行总书记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所以从理论总结上,脱贫攻坚就非常重要。构建发展经济学,还是要放在我们的五大维度上,这就是总书记提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来做我们的脱贫攻坚,发展经济学构建就要立足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我们在扶贫当中的根本价值取向。同时,我们也有动力机制,这个动力机制就是共享发展,在脱贫当中,我们也有很多企业家参与扶贫,这就是一种动力机制,所以我们扶贫也要可持续。刚才杨主任也讲到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这个可持续,一方面是讲我们脱贫要稳定,老百姓要有稳定收入,可持续脱贫。同时这个脱贫是和我们生态环境,绿水青山怎么能够转化成金山银山。
(二)脱贫攻坚进展 这是脱贫攻坚之所以重要,我想可以把它从三个命题上去理解它的战略意义。 我想简单把脱贫攻坚到今天的进展讲一下。这两年我们脱贫攻坚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那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脱贫已经不是一个散打,已经是一套组合拳。而且我们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正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讲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以扶贫当中的治理实际上也是我们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下,通过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个成绩我们看,我们的贫困人口已经是大幅度的减少,区域性整体脱贫已经基本解决。这一点大家知道,实际上我们现在到去年年底,今年任务主要是解决我们贫困人口只剩551万人,这已经到了9月份,今年这个任务没有任何问题。同时,我们需要摘帽总共国家级贫困县832个,现在已经只剩52个,这一段时间也正在退出检查当中。这就是我们贫困发生率变化,红色线条就是变化,很明显,下降很快,这是我们贫困人口规模,当然这个时间是给了一个比较长一点的,从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到2019年的情况,你看下降都是非常快的。二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两不愁三保障,有的地方还要加上饮水安全有保障,这一点我们已经基本也得到解决。
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我们农村的路水、电、气、信,基本基础设施都投入很大,同时我们知道我们国家这几年,特别是有一些边缘的地区,条件特别不好的地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像云南、贵州很多地方,高山峡谷出行很困难的地方,我们都通过移民搬迁,这也是我们这一次脱贫攻坚当中确实成效非常显著的。这是我想跟大家简单概括介绍。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新问题。总书记说打好脱贫攻坚战是事实乡村振兴优先任务,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推进,总书记在3月6号这一次座谈会上也讲到,说我们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以后,我们要接续把这个脱贫攻坚任务跟乡村振兴衔接,这就需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策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体制机制。
(一)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面临挑战 这就意味着我们乡村振兴启动一定建立在脱贫攻坚之上,但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还是有很多挑战。 1.从产业角度来看,我们脱贫产业部能够算得上真正可持续产业,有的产业没有规模,没有链条,没有品牌,那么这样的产业很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所以,扶贫产业怎么像我们讲的产业振兴,就是要有规模,有品牌、有链条,有能够和市场连接,而且能够抵御市场风险,这样大量扶贫产业仍然面临着产业升级和再造。 2.我们很多时候扶贫是扶贫干部,我们的扶贫中一些能人,我们的龙头企业企业家,所以我们把这些人叫扶贫尖兵突击队员,但是我们接下来乡村振兴其实是需要大量乡村人才,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振兴。面向乡村振兴,人才非常重要。扶智帮助我们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3.精神扶贫,这是文化振兴。4.生态扶贫,不要破坏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讲到“小木耳大产业”,到山西大同调研“小黄花菜也可以变成大产业”,这就是利用生态扶贫,怎么最后把一个乡村生态,不仅能够转化成金山银山,有其经济价值,真正有一种生态宜居,作为我们美好生活一种向往的既能体现乡愁,又能
(二)乡村振兴:面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 随着我们的各种产业发展,实际上现在大家知道,要减少农民,一个是产业高端化,很多农民自身要面对高端化产业,可能知识结构,目前从事这些工作,整体的就业状况,可能不能够适应。 二是我们国家老龄化问题是非常严峻的。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我们对更高质量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消费业开始升级。所以这些现象都是在我们现实当中,它都是在我们面临着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会有很多挑战。
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国家是未富先老,未城先老,我们的城镇化未完成,老龄化已经非常严峻。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12%,那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加速的出现,这样就意味着给整个社会消费结构产业发展都会带来非常大的挑战。日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者大前研一就分析日本,我们知道日本现在是整个社会是没有什么活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日本老龄化问题非常严峻。
日本65岁以上老人大概占到人口28%以上,所以,老龄化以后,它带来了一个方面,我们知道人一方面是生产者,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者,那么老龄化以后,劳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上涨,这时我们在发展当中成本要上升。同时人口老龄化以后,它不像年轻人消费那么强烈,所以也会缩减。所以也就是说老龄化问题严峻以后,生产和消费两端也会受影响。
我们讲消费拉动,人的一生,如果可以划一条倒U型曲线,人在特别小小朋友是没有什么需求的,需求是很小的,特别小的小孩给点好吃的,吃饱喝点奶粉,有一个小玩具,玩具也很简单。再大就上学,到了一生需求最旺最有消费能力大概就是40到50岁这个年龄,这个年龄除了自己的能力,本身收入水平也高了,同时,他还有很多的条件,身体非常好,消费欲望比较强烈。另外有的人到这个年龄的时候,孩子也长大了,比如要读书,甚至中国人习惯还要买房子,这个时候消费欲望最强烈。 接下来人的消费欲望开始下降,这一点就是说人的一生消费欲望可以划一条倒U型曲线,我们国家现在是这样的,预计65岁人口已经占12%,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到2050,从2020年到2050年,这后30年就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把这个 解决,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一个趋势性问题,如何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把乡村振兴政策,在这30年当中抓住,这也是一个发展窗口期机遇期,这样我们到2050年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应该说和其可以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