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文化与黄河文明
刘庆柱
大家下午好!我讲黄河文化和黄帝文明,2019年9月18日,也就是在我们郑州,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应该说这个讲话把我们历史的深度讲得透彻,我觉得通过讲话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知,一个是把我们对70年代认知回归又重新走上一个新的起点。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黄河和黄帝的问题,其实黄河和黄帝相依相存,没有黄河就没有黄帝,没有黄帝,黄河也就没有它的历史今天的认知。谈到黄河,黄河作为河流,黄帝是作为人类。 在我们谈到四大文明,从西往东,如果说最早南亚两河流域文明,其后的非洲北部尼罗河古埃及文明,再就是南亚次大陆印度文明,以及东亚地区中国人民,这四大文明实际上都发生在大河流域,比如西亚文明,也就是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在西亚地区,从土耳其一直到伊拉克,还有西部的叙利亚,这样一个两河流域。
埃及文明大家都知道,我们都要去,如果参加旅行团,大家只知道看了看胡夫金字塔,在开罗,实际主要文明起源地并不在开罗,在尼罗河中上游,后来逐渐发展过去。 在印度河流域,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文明,印度文明当然现在的印度不一样,实际古印度包括两部分,一个是现在的印度和现在的巴基斯坦,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印巴分治,恰恰有两条河流,一条印度河在巴基斯坦,一条恒河在印度北部。印度古老文明发源于这两条河流。
在中国东亚,中国文明代表汉文化圈,东亚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再到了东南亚半岛北部,形成西部文明在地中海,东方文明环绕着东方地中海,这个圈就在东亚东部,就是我们现在中国这片土地。这片土地文明是当年我们中国许多河,哪条河构成最早起源于这样的文明,应该是黄河。过去我们谈更多的是满天星斗。
那文化的根和魂在哪儿?在黄河。大河流域的中游是世界文明发源地,前面我也简单说了,对于两河流域的文明,也就是西亚文明,大家可能很难去,自从上个世纪末到这个世纪初开始,先是伊拉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伊拉克战争以后,可能那个地方旅行团去的很少了,继之以后的是至今战火未熄叙利亚,以及现在不太稳定的土耳其,因此两河流域,从旅游角度,我觉得去的人不多。就在两河流域中游,你们可以查一些书,那个地区的发展起源地,主要在中上游,然后逐渐下来,下来之后到了伊拉克,大家都知道空中花园,正是当时所谓世界著名的几大景点之一。
埃及,这个大家非常熟悉,我想埃及文明在中游,只要你们回忆一下,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埃及的时候,我记得第一幅传回国内照片,晚间在七点新闻联播,第一张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底比斯——埃及尼罗河中部的底比斯,一张照片是在神庙里面,一个大幅的照片,那个照片使人非常震撼,因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魁梧,但是在那个照片上,一配上后面大的建筑物,现在保存建筑遗存,大的柱子,你就能够回想到,应该说四千多年前,或者三千年前埃及文明是怎么样的。那个照片本来想给大家找一下,找不着了,因为当时找好了,我也没有存。我找了一张去的照片,我是作为一个比例尺,大家看看这个照片,这就是我,这就是那个柱子,那个房子的柱子,你看有多高,全是用石头,而且不是现在修复的,是一直保留几千年,没顶子了,就这样一个房子。这是底比斯的帝王谷,什么是帝王谷?前一段时间,好像前两年中央电视台也播了一个陕西帝王谷,也就是专门埋葬帝王的。
如果说河南也有帝王谷,它不是谷——洛阳邙山,专埋皇帝的地方。洛阳有古墓博物馆,从西到东,从孟津到东,基本上都是历朝历代帝王。
大家都以为埃及法老都在金字塔那里,狮身人面像,其实不是,其实是在帝王谷。 南亚次大陆文明: 我想主要在印度,可能到大家到印度比较少,我到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都跑过,这个地方主要古迹都在中部地区。 这一张图大家可以看到,这儿画了个圈,没有把中国划进去,这是古埃及文明,中间这个就是现在的两河流域,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两河流域西亚文明,这是人类最早文明起源地,现在活的日子是最惨的。我老是说西方尊重文明,恰恰这个地方挑起的战争最多,他们受的损失最大,世界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也最感头疼的地方,世界非常重要的遗产有很多都在此处,但是西方文明重视文化的角度来说,他们不该在这儿持续地将近1/4个世纪的战争,现在破坏了大量的文物。再东边就是南亚次大陆文明。就是在东南角这儿,东边亚洲这一个我就不划了。
世界四大文明与大河关系: 东方华夏文明,这个就是不说了。核心区恰好就在黄河中游。 古巴比伦文明,这就是在两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前面已经说了。 中国大河流域与古代文明分布: 主要在哪儿?主要在黄河中游,包括现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西部,我说这个黄河流域中游不是指的水利史上的界定,因为水利史界定,黄河流域中游就在郑州为止,再往东都进入下游了。我指过去古代的,因为它改了多少次,一般指开封以东这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跟以前不一样,我想这是从古代延续下来这么一种说法。
这个地方最早发现就在新郑,以裴李岗命名的这么一个地区。这个时候人们有了家庭,有了村落,有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物质符号,什么叫物质符号呢?我们现在经常讲,我们有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你拿什么证明呢?我想考古学、历史学有实证的,有物证,物证是什么?就在裴李岗出土的鼎。香炉知道吧?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香炉,三条腿的。最早可能还有四条腿的。为什么是香炉?从鼎演化过来,放在中间,给谁烧?给你认为崇拜纪念的人,这就是从鼎转化来的。鼎是在中国所有器物里面,最具权威性的,最代表文化基因一种遗物,后面再给大家详细谈谈这个,我觉得这个东西就出在新郑。
新时期晚代,这就是仰韶文化,刚才我听广播还是谁跟我谈到,明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恰恰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两个一百周年,也就非常发人深思,一个是古代发现上古历史一百年,一个是走进现代中国起点的一百年,当年那个一百年,明年大家可能都很清楚了。但是走进中国起源,或者说古代中国起源一百年,为什么说黄河重要呢?就跟这个起点在哪儿有关系。发掘的起点是不是文化的起点?确实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就在现在的三门峡渑池县一个村子,叫仰韶村,发掘一百周年,这一百周年,仰韶村这是一个村子名字,就成了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出现最早的文化符号,后面我再说一下。(2021年也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
黄河流域分布图 大家看一下这个分布图,山东下游,然后是河南、陕西、山东,再往西就是上游,上中下游分工,黄河流域的根和魂在这儿,但是根要生长,要有树干,有了树干还要枝繁叶茂,因此黄河流域五千多公里长分为上中下游,我认为这么一个广袤空间里面,造就不同的色彩。比如下游中国的思想文化,中游的国家文化,上游的所谓的交流文化,什么是交流文化?大家经常谈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哪儿起?从长安洛阳,这就是起点,经过哪儿?经过河西走廊,经过甘青地区,进入天山廊道,传播途径是从哪儿做起点? 当年教科文组织在批文这个作为世界遗产的时候,强调是在黄河中游,当时叫起点长安与天山廊道,但是光有廊道,光有起点,不管是长安还是洛阳,如果没有干青,这个河西走廊,这个文化既不能从中国走向世界,也不能世界走进中国,也就是国际文化而言。国内文化交流而言,没有黄河上游,也就很难设想我们现在所谓的西部南北走廊。西部南北走廊就是从甘青往下,到四川,过去叫西南夷。我们河南陕西以西叫西用(yin),用(yin)就是当武器用的,管北边的人——河南或者晋南以北叫做北狄,南边在淮河以南或者到黄河流域叫南蛮,中间是中华。现在中华
我想习近平总书记在918讲话提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它就来源于此,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如果光有黄河,没有这个人,什么样的人?就是有一种魂,什么样的魂?有一个灵魂,有一个对什么的信仰,对什么的尊重,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的魂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也就是黄河的魂,黄河谈不到自身,谈不到社会性文化,所有除了人之外,都不存在文化,你不能说哪一个老虎狮子或者各种动物有什么文化,我们说黄帝是人文始祖。我说一个文物,为什么叫文物呢,为什么说文化和人有关?文物之所以叫文物,是因为有人的作用,才叫文物,不然叫标本。什么叫标本呢?比如那个矿物化石,比如我们说的动物骨骼,为什么说动物不能叫文物呢?只能叫科研标本呢?就是没有经过人的加工。凡是有人作用的,比如今天我手里拿的这个茶杯,它只是叫商品或者物品,但是如果一个东西如,别说黄帝,哪怕是秦始皇用过的,它都是文物,这就是说文物和人有关,同样,文化也跟人有关。
谈到根和魂,当然大家就会问,根是什么?根就是中,大家说这个“中”,和河南说的“中不中”、“行不行”不一样,这个“中”代表中间,在中间。什么叫中间?东西南北中,这个中。这就是中国的根,这个“中”是一种空间,这个空间如果转化成一种历史、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的概念,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如果要问,中国历史上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就是“中”。因此,我们就说这个民族根是文化,文化的根是什么?就是“中”,当然魂是什么,我下面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