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想是这个“中”呢?在中原大地,比如1987年,我们在现在的豫东北,就是在濮阳发现了一个墓,一个墓出现了一个什么?出现了这个墓主人脚底下踩着一个装置,我们认为是一个北斗,两边放着一个青龙白虎,我给大家看一下这个图,这个在后面,一会儿大家看一下就知道了。为什么提到这个墓呢?这个墓是修水库的时候,1987年挖出来了,挖出来以后大家都震动了。当时根据天文学家、考古学家共同认定,这个人是一个研究天文的,他研究天文的什么?他要找天中,通过天的中来找地中。什么叫地中?大地的中在哪儿?天在上,地在下,找到上面那个“中”,用直线对着下面,如果在正午太阳没有斜影子,这就是中。
为什么要找中?他认为地中和天中离得最近,要想把这个天底下的地好,或者一个酋长,或者一个国家,他就要离天最近,因此,中国古代的国王皇帝都叫天子,他说他是天的儿子,代表天管理这个,因此他制造一种思想,只有在“中”,我才能离天最近,只有在这儿,才能够最早把天的意图传达到大地上,这也是中国人,我们现在叫迷信,实际中国人最不迷信。中国人只认天和地,比如天,有了雨水就可以丰衣足食,有了天才有太阳,有了阳光这个作物才能够生长。但是中国人也不完全像有些人所说的一样,对神那么崇拜,其实只要对中国人生活、对中国人社会有利,我就支持你,就信仰你,比如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的太阳崇拜,可能大家知道,叫太阳神。恰恰在中国我也信仰太阳,太阳多了,温度太高,我生活不了,把其他太阳射掉,这就是中国人在西方人眼里面,中国的唯物主义。
哈佛大学一个教授曾经讲过,中国人真了不起,谁也不信,只要对他人民有好处,不管你是谁都拥护你,只要对我没有好处,哪怕太阳也不行,一个不行,两个不行,九个当中八个都射掉,这就是中国当时对天和地,对当时所谓宇宙其他的星球的看法。 这个看法我想一直以来都延续了几千年。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文化要至少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或者说和我们现在所谈的“根”和“魂”相关,如果和“根”“魂”不相关,黄河历史大约有争论,比较保守的说法,115万万年,真正形成现在的黄河。依托黄河流经地域什么时候形成?这个黄土,是800万年,我为什么要说这个?我这个下面还要谈到黄河为什么叫黄河,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因为长期以来,甚至将近不到三千年以来,对于黄河有一个误读,尤其在两千年以来,认为黄河是一个浑浊的河,是一个黄颜色的河水,认为叫黄河,针对这个我翻阅了一些材料,重新认定它,当时这个名字绝对不是因为水是黄色的。
关于考古写文化,所有人类生活都受环境影响,包括现在,越早影响越大,为什么人类在黄河中游,中国有一个古人,有一个思想家,也是出在山东,叫管子,他说,人类的生活高要住在高处,但是要不能没有水,如果住在低处不能离水太近,一泛滥就淹了,离水太远,吃水不方便,一旱受不了了,因此他选择什么?不高不低,还有水不多不少,这个地区是哪儿?恰恰是黄河中游。只要看看每年5月份到8月份,中央气象台7:30天气预报,我看从长江重庆到上海,你看看长江的水,往年再看看从福建广东浙江,台风一波接一波往外刮,就刮不到中原来,再闹水,黄河水绝对不会像长江那样。
那一次长江闹大水,正好在视察三峡,三峡水库当时征求我的意见,也就是三峡工程,到这儿三峡水库的高程多少,海拔多少米合适,古代多少?我说175米以下就可以,175米以上没有过,这个情况就说明那个地区,包括三峡不宜居,刚才我听扶贫讲的就应该搬家,或者从山上搬下来,这就是说明那个地区对人类来说,不是宜居的。哪儿宜居?首都在哪儿,哪儿宜居,首都干什么?管国家,首都下面要有应附属设施,附属人员很多,要选择最利于人类生存,最利于国家发展的一个地区,一个是在中间,对东西南北等距离,一个在经济上有它的支撑,这就是中原地区。
所以中原地区文化和环境关系非常密切,之所以产生在中原是有原因的。大家看一个图,距现在五千年以前约一万年,形成我们现在知道的北方地区也就是长城以北,西边是甘青地区,东边是山东地区,南边就是现在所谓湖北,西南就是成渝东边是江浙一带,这个地区我们通过考古发现,也就是从一万年到6千年、5500年之间,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最发达地区在这儿。甚至如果从这个地区发达产生了国家的话,第一个产生国家就在这儿。
最近经常报道河洛古国,好像在郑州市西郊,上次在这儿做演讲李伯谦先生放了一个幻灯片,那就是最早的可以说象征着具有国家雏形的地区,首先就在这儿出现。
黄河文化之史前文化 黄河中游有中原文化,包括仰韶文化、庙底沟、中原龙山。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是连贯的,从早到晚一直发展下来。龙山文化是什么?早期或者晚期就开始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谈的三皇五帝时代,五帝完了就是夏商周都在这个地区。 黄河下游:还贷(yin)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为什么也叫龙山?最早在山东济南东北部有一个地名叫龙山,在那儿上世纪将近八九十年前,是一个姓吴有名考古学家在这儿发现考古遗址,这个地方命名为龙山文化。后来跟它比较相近的在河南就叫河南龙山,也叫中原龙山,再比如在陕西的也叫陕西龙山,或者叫合兴庄二期(yin),因为发现地方不一样,在地区不一样,实际文化性质也不一样。什么叫文化性质?就是社会发展阶段,都是这个社会一个阶段。为什么叫一个文化呢?用现在来说,就是一个风俗习惯,衣食住行基本是一个风俗习惯的。社会发展的水平,基本是一个水平,就是这样定的。
黄河上游:这也是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 黄河流域史千文化:对中华史前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曾经有一个考古学家做了一个比喻。中国在没有成立国家之前叫鲜花,有好多花瓣,花心在哪儿?花心就是中原,挨着花心是中原外第一层,比便甘、青,北边是蒙古、山西、大同,再一层花心到了南边湖南,再南边到广东,再北边到内蒙古,它就是这样的。如果中国是一个鲜花,含苞待放的鲜花,由多瓣花瓣组成,在这个花瓣没有开开之前,花心它就在中原。当这个花瓣开了之后进入汉唐时代,花心仍然在中原。大中原就分段在黄河中游。
黄河中游提到“根”和魂的解读,我谈这个黄河文化,下面会谈到河本身,先说黄河文化有什么。 我们有华山、嵩山、泰山、还有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一个山西北部,主要是因为五台山,其实按道理,那一年评世界遗产的时候,这两个一个中岳,一个北岳,这两个去竞争,本来应该由两个指标,一个资源遗产,一个社会部,一个建设部,一个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就说那个既是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一下多占一个指标,把河南世界遗产岁数减了两岁。但是真正知名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度,在五岳里面最重要是黄河流域三岳,东岳泰山这是中国人各种思想的源头,几乎都在这儿出现。包括墨子、军事家孙子等等,我说墨子是用现在来说,还有像管子,这是我说诸子百家里面,凡是有气候的,就是成气候这些学家,好多都出在山东,因此我觉得黄河下游出了一批思想家,但是黄河下游的思想家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称为“家”的话,如果从一个爱好者,从一个学者角度变成思想家的话,没有中原,它绝对成不了思想家。
为什么?因为孔子他实际成名在哪儿?在豫东北,孔子居位13年,他受了中原文化的熏陶。孔孟之道,孟子如果不到开封,当时叫大梁魏国所在地,孔子是卫国的卫,孟子那个魏是魏蜀吴这个魏。它其实古代政治和现在一样,如果要想你的思想发挥作用,必须被国家被政府所认同,成为主流思想系列,你才能成为国家思想。而他们恰恰思想家就是因为这个,孟子要到中原来,孔子要到中原来,老子从周口本来是楚国的地方,也要往洛阳来。
于是孔孟见了面,为什么要在这儿见面,因为这儿是首都,这是国家文化中心。我曾经考虑过文化,为什么有人成为著名歌唱家,著名的文化者,平台不一样,一样的歌,如果在县市一级电视台播放,这是一个效果,像大衣哥上一趟中央电视台一下子火了,如果在他们山东淄博市电视台播,播半天也没有人请他,这就是政治平台的作用。
这也就是大中原,如果国家钦定他的话,六经在汉代定的,西汉在长安,东汉洛阳。他的思想成为教科书在哪儿定的?洛阳,洛阳有太学,有熹平石经,把孔子孟子等等等等著名思想家的东西作为教材刻在石经上,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他的“根”和“魂”在这儿,即使你诞生在那儿,要到这儿才可以转化成对于群众服务的东西。当然魂还有群体的东西,下面我再谈。 在中国“河”的重要,我想跟国家的称呼,中国称呼国家叫大好河山,或者山河,我为这个事查过一个辞典,因为我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我想搞历史,搞研究,古代的一些文化,必须是多学科的,你光要历史学不行,要研究语言学、文字学。“河”和“江”有什么不同?河山就是国家,江山就是王朝,没有说河山易改,河山必须还我大好河山,因此河山是国家,江山不行。再演绎一下,大家一谈到山和河的时候,比如我们说山有五岳,有祭山的神,山就成国家的,包括泰山,和水相对,河就不行,江就差一点。我们河中国文化里面,为什么说黄河在这儿,黄河也是中的代表呢?中国的河在中间,江在两边,中国的“河”基本上是东西向的,“河”和“江”,除了个别,少数是南北向,主要大河大江都是东北向,个别是西南或者东北,也有南北,比如在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你看黄河以南是什么?淮河,淮河以南是长江,湘江、赣江、闽江、珠江。黄河以北是海河辽河,进了吉林,吉林以北是什么?黑龙江、图们江、牡丹江、雅鲁藏布江,从西北往东南流,这就是中国古人对自己国家之内“河”和“江”看法,他认为黄河在中。古人认为“中”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山是嵩山,它是中岳,最重要的河也是在中间,因此因此它和其他所有河都不一样。后面会给大家说一下。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我想如果系说通俗一点,根就是中间,那就是在全世界都有人有信仰,有图腾,东方不太讲图腾,如果把图腾这个文化概念引入中国的话,花就是最早六千多年前,生活在陕西东部,山西西部,特别信仰花,亲人去世以后要有专门东西祭祀,我们现在用一种器物,碗或者什么,因为人用碗吃饭,碗上要画图案,这个图案就是花,信仰这样东西的人就恰恰在和中游,这个地方举一个例子,华山怎么来?西岳华山,唐代的人认为华山和黄河构成了山河,其实是一个误解,应该是嵩山和黄河。
这个东西是一个在庙底沟出土的,民以食为天,要想把饭吃下去,要有餐具,在餐具上象征它的粮食,花卉不解饱,它是精神的东西,信仰这批人的人,这就是最早的华人。最早华人在哪儿?在黄河中游,在中国的中间,也就成为现在解读中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