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岁的故宫“正青春”
单霁翔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学们,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参加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国际论坛非常重要,它可以统一思想,四天前,我在山西参加了一场“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在论坛上埃及驻华大使,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他的发言很精彩,但是他说了一个观点,他说我们埃及有五千年的文明,比中国早两千年,我实在没忍的住。
在我随后的演讲中,我就说刚才埃及驻华大使所说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埃及有五千年文明,我们中华民族也有五千年的文明。会后和我交流,感谢我对他说法的更正。我说不怪你们,还是我们传播宣传得不够,我们要更好地讲好我们中华文明的故事。我们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我们中华大地有大量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这些年来到河南的次数可能是全国各省最多的一个省份,它也是我们全国拥有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最多的一处。这些年河南努力保护我们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更使它们能够融入到今天人们现代社会生活中,作出了很多典范性的工作。但是,我们应该更好地来使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上更响亮地发出我们的声音。 去年2019年,我们知道,在中国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成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因为进入新的世纪以后,在2006年良渚遗址上发现了大规模三重城墙古城遗址,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包括大型祭祀遗址。
2016年,在古城遗址周边又发现了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据今天的推算,如果当时一万人施工的话,就需要七年的时间,无疑它是一个国家的概念,它是一个具有组织力、影响力、传播力的古国。良渚遗址也毫无争议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以5300到4300年的历史,实证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其实它只是我们五千年文明的一个缩影,我们的考古学家历史学者几十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已经满天星斗般的实证了我们五千年文明的存在,当然无疑我们河南是重要的地区。
大家知道,世界遗产运动,其实距今时间并不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民开始关注自己国家自己地区那些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特别是当他们受到威胁的时候,会举全国之力甚至国际、世界共同进行拯救。比如埃及卢比亚,当时进行拯救,抬到高地,这样今天仍然能看到它的雄姿。一次一次国际行动,这样就可以知道这些不是一个国家所独有的,是人类所共有的遗产。当他们受到威胁时,我们要举全世界之力,将其保存下来。
人类这个理念诞生以后,很快达成共识,在1972年诞生著名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今天这个公约又有广泛的影响,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相对比较晚,一直到公约诞生13年以后的1985年,中国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我们国家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包括长城、北京周口店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故宫、敦煌莫高窟和泰山,这些进入世界遗产对于我们原有对于文物保护理念形成强烈冲击,大家说泰山,过去文物保护语境下保护这些摩崖石刻,我们用世界遗产眼光来看,这些摩崖时刻和背后山体是不可分割的,这些石刻上写的内容和整个泰山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于是就把泰山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申报世界遗产,当时世界遗产没有这个类别,只有文化和自然两类,泰山就成为第三类,文化和自然共同创造的双遗产。从那以后大家知道泰山五台山嵩山黄山名山大川全部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完全改变了过去文物保护格局。
太多的城市、太多的地区把他们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内容希望尽早公布为世界遗产,平遥、丽江进入世界遗产之后,引发一股强大申遗热,我们河南也是重要的省份,手里有六七十项的预备名单,什么时候才能够把它申遗成功呢? 然而2004年,在中国苏州召开世界遗产大会,这次大会很成功,但是大会通过了一项规定,每一个国家无论大小,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我们一个五千年文明的文化遗产丰富的大国,当然和一些周边的不太大的小国,是同等待遇,对于我们很不利。
但是这个规定无疑是正确的,它就是要平衡文化多样性,帮助那些能力建设还不足的国家,也有能力、也有机会进入世界遗产大家庭,因为每年世界遗产大会上,可能有130个国家、140个国家申报项目,但是国际古迹审查砍一刀,世界遗产大会砍一刀,最后成功每年不到30项,去年29项,我们长长的名单怎么办?我们不断和国际社会来沟通,国际文化遗产领域有三个重要的组织,一个是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国际遗址理事会主任,著名罗马中心主任,都请来进行交流,我们是在一个大规模城市化加速进程时代,每一项保护都具有抢救意义。
中间这个年轻人就是当年的我,大家看我那个表情压力很大,我们每年一个名额,所以我们更多遗产走向世界,于是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申报,2004年高句丽成功,2006年澳门,2006年殷墟,2007年开雕碉楼村落,2008年福建村落,2009年五台山,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大家刚才几位老师说的,2011年西湖文化景观,2012年元上都遗址,2013年哈尼梯田,2014年居然两项成功,都和我们河南有关,第一个是大运河,第二个是丝绸之路,为什么能两项呢?因为丝绸之路是跨国申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申报,用的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名额。2015年土司遗址,2016年花山岩画,2017年鼓浪屿,2018年没有成功。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年年都申报,更没有一个国家年年都成功。
中国一跃成为全世界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但是最多,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抢救保护传播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河南无疑是数量最多,四项,殷墟、天地之中、我们的大运河洛阳还有丝绸之路,洛阳成为两项这是一个经过努力做的,过去丝绸之路人们都说从西安到罗马,我们认为西安和洛阳是一对难舍难分的城市,应该把丝绸之路东起点拉到洛阳,大运河申报是京杭大运河我们认为不妥,应该把前身隋唐大运河加进去,隋唐大运河节点之一就是洛阳,这样就形成了漫长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到了洛阳。
我们不断做出新的成绩,不断提出典范的经验,我也参加祭祖大典,很受感动。 他们给我看到这个名字,你肯定是河南人,一查确实是这样,有我的单字,赶快翻一下家谱,我们家是归德府草桥关的人,就是今河南商丘,从哪儿再出发,后来来到了北京。
北京有一条清晰的中轴线,7.8公里,从永定门到钟鼓楼,这条中轴线上百年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今天我们认识到格局还在,他中轴线骨架还在,中轴线上古建筑还在,于是北京市政府今天努力想把它申报为世界遗产。大概中轴线上最重要的一个建筑无疑是昔日的紫禁城,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几十年来,我们为保护它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我在北京市规划部门工作的时候,当时我们一个重要的任务,不要在大规模城市改造过程中,叫那些大体量建筑,高大建筑群,侵入到中轴线文化景观里面来。于是,把中轴线两侧划了厚厚的建设控制地带,使得今天能够呈现红墙黄瓦、青砖灰瓦相应成色。
我有幸参加故宫保护行动,比如1997年的时候,我在北京市文物局当局长的时候,当时看到筒子河城墙有四百多户居民,二百多个单位,挤在狭长地带,生活工作很不方便。450多条向筒子河排污,瘀泥有两米多厚,看这个情景令人寒心,我们喊出一个口号,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21世纪,三年艰苦卓绝环境整治终于在21世纪到来之前筒子河碧波荡漾。到现在无论春夏秋冬,都有很多摄像机照相机将其美丽景色传向世界各地。
2012年我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我知道这里是世界最大规模、最完整古代宫殿建筑群,这是全世界收藏藏品最多一座宝库,也是全世界观众来访量最多的一座博物馆,但是你真的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当一名员工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这些世界之最人们其实没有感受到,你说你的馆舍宏大,但是大部分没有开放,你说藏品丰富,99%藏品是沉睡在库房里面。真正拿出来展示不到1%。你说观众多,他们进来之后盲目跟着导游小旗子往前前面走,往往领着皇上在哪儿吃的睡觉,看看珍宝馆,御花园休息休息,然后就说下午我们去长城了,就这么到此一游而已,这些世界之最没有让人们感受到。
所以我们感受到这些世界之最,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些文化遗产资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为人们现实生活做出贡献?人们好不容易这一趟文化之旅,究竟能够获得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要改变。 我们当时故宫改变:
第一,从门前广场开始,过去故宫门前广场是买全国卖全国商品,和故宫文化没有什么关系,进行整治,想搞的倾心庄重典雅,让人怀着期待走进这座文化殿堂。第二,人们最受罪是排队买票,排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好不容易挤到窗口买完票还进不去,还有很多验票安检存包,进去时候精疲力尽,必须要赶了。我们把目标投向西方长长的朝房,当时不是我们管理,出租出去,出去之后都骂故宫博物院也不是自己的房子,也不是自己办的展览,我们申请上级部门划归故宫博物院管理,我们接收之后进行整治,进行卖票,这样就可以给观众说,人们到这儿三分钟就可以买上票。如果人们买票环节省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时间,有这个时间多看看一两个展览,我们有更多观众参观,对于我们对于观众都很收益。第三就是门难进,人们买完票要从午门进入,明明有三个门,但是只能走两边小门,中间不能走,中间谁走?贵宾车队,就造成两边总是排长长的队,中间总是空的,意见很大,东北老大爷说一定要像皇帝一样走中间门一样,到这儿不能当皇帝,很遗憾。我们就跟有关部门商量,
不能再开车入午门,他们说不行,这是外交礼遇,我说我们去其他的国家,也都是这样的待遇,这是对人们权益尊重,于是我们发布公告,机动车一律不许开入午门,第一个来得总统就是法国总统奥朗德,我请他在外面下车,迎上去讲午门故事,我就看着他的表情,站在午门前面仰头看着高耸的建筑,这种感受终身难忘。带着女朋友走过长长门洞,走进紫禁城,这种感受终身难忘。其他都是开车进去,还问我到故宫了吗?就没有这种感受,要尊重他们的感受,我们再也不用排队,想当皇帝可以走中间。第四,验票安检,安检站在栏杆里面,群众走在缝里面,每天都是挤做一团,这完全是人为,我们就拔掉铁栏杆,移走安检机,可以顺畅走进故宫博物院。当然验票安检还是有,不堵正门,移到两边,一边12个口,增加12倍以后再也没有排队现象了。总之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改革措施,我们建立一个信念,一切工作一定要以自己管理方便为中心吗?不对,要以我们的观众方便为中心,如果以自己管理方便为中心,你就会设置很多人们不舒服,不方便的事情,如果以观众方便为中心,几十年的制度,随着时代的进步,该改变还要改变,其实是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