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特殊国情决定,必须加快乡村振兴 人未富先老会有影响,大家知道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我们城镇化率大概在70%到75%,我们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60%,如果说70%到80%是一个拐点,在达到70%到80%的时候,就意味着已经到了后期,城镇化进程基本结束。我们人口基数总体比较大,大数按照14亿人来算,如果城镇化率达到70%,大家知道是什么概念呢?这就是说我们有70%的人生活在城里,也有30%人仍然还要生活在乡村,这个30%是多少呢?我们按照14亿来算,14亿30%大概有4亿人,目前还不到70%,我们常住人口是60%的城镇化率,目前大概仍然有5亿多农业人口。
它怎么现代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们的乡村振兴走了一条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从英国工业化开始人类开始探索现代化,现代化是人类走向文明必经之路,有两个内容非常重要,一个就是工业化,一个就是城镇化,我刚才讲,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看这一条线,我们把这个叫做城镇化S曲线,从20%到70%是加速推进,我们现在在这儿。我们在60%的时候,60%城镇化率仍然有5亿多农业人口。所以,我们的5亿多农业人口实际上就意味着什么?我们一边在城镇化,因为00后和90后年轻人是愿意进城,他们在进城同时,大部分上年龄的人和他们很多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现在目前的就业状况,决定了很多要就地现代化。
而这个就地现代化,大家知道,就是我们的乡村振兴。所以乡村振兴是讲的走了一条中国特色道路。乡村振兴有挑战,首先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也是在现在国情下,是我们要推进,也是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道路。乡村振兴也是有机遇的,现在随着我们城市资源逐渐向乡村流动,工商资本开始下乡。有人讲乡村振兴是我们最后一片蓝海,大家知道美国的一位罗杰斯讲到,未来30年看好中国的农业,所以我想我们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在中国我们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粮食安全做出重大的贡献。但是现在农业怎么发展,随着乡村振兴,它会是下一片蓝海,这有我们很多投资的企业家怎么来看看。
二)新认识与新理念 1.新认识 精准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这一轮精准扶贫有一个很重要内涵,引导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靠自己双手劳动来开创美好的明天。那就意味着我们精准扶贫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的,物质的满足给钱给物,我们给了之后,这是一个方面,同时要通过产业发展,把他带起来,也就是说要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讲真正要实现脱贫的可持续,其实它还是需要我们营造一个系统的制度体系,包括发展的环境,包括文化的氛围,那么这样才真正地能够彻底地斩断贫根,这是一个简单的认识。
(1)我国现行贫困标准和国际贫困标准 我想有这么几个标准,今年我们要脱贫,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大国,我们贫困标准和国际相比,是比其高还是低?事实上大家知道,我们的标准跟国际标准相比,是高于国际标准。那也就是说世界银行采用极端贫困标准,它是按照基本生存,有实物非实物两部分构成,它是按照每人每天消费低于1.9美元,这是按照2011年国际购买力评价来计算。我们国家农村贫困人口标准,按照2010年不变价格,不考虑物价因素,农民一年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这样我们大概要加上每一年调整的话,加上物价问题,到2020年不到四千元人民币,所以每一个地方脱贫标准就是3700、3800。这年,我们兑换成每一天,那么按照农村购买力转换系数,我们来算的话,其实我们相当于是每人每天消费或者支出2.29美元。高于1.9美元,再加上两不愁三保障,就是吃喝医疗,这就说明我们脱贫质量是高的。这就是说我们标准是比较高,也是清楚的,它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
(2)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关于贫困,这一轮脱贫攻坚解决只是绝对贫困,还有相对贫困问题,这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完以后,绝不意味着中国减贫问题彻底结束了。我们还有相对贫困的问题。这就意味着2020年以后我们仍然还有大量减贫工作,只不过这个减贫工作不是这一轮这个打法,我们集中国家力量,像打仗一样,给出时间表、路线图,签订责任状。2020年以后,我们仍然还有一个减贫工作,但是我们的减贫工作会有两个转向,一个就是要转到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上,同时也要转到统筹城乡的贫困问题上,因为这一轮减贫我们看到只是讲到农村贫困,城市贫困并没有在脱贫攻坚当中,我们要转到城乡的脱贫攻坚当中。
(3)认识生态资源价值 我们绿水青山怎么转成金山银山,我们在很多地方发展产业,实际上还要有一种兜底产业,也就是能够避免市场波动,像很多扶贫产业都是种养业,种了养了市场很可能面临销售问题,我们要有一种兜底产业,这个是什么?恐怕就是在生态上做文章。所以就像总书记,我们知道在当时湖州市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次在陕西调研扶贫也讲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拓展乡村发展产业空间。我们也可以把扶贫划一个路线图,比如我们国家这几年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上有大量投入,退耕还林政策,我们已经有20多年,有大量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形成生态资本。资本就是不断能够带来收益的投入。我们绿色资本有新能源、林草经济、水权、碳汇,可以让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
2.新理念。大家知道就是五大发展理念,所以总书记讲,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所以我们讲一定要把我们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落实在全民脱贫到乡村振兴。
三、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与任务 针对两者的衔接,我们做一些思考。
(一)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刚才讲到我们要收官还有550万人,脱贫还要保证不返贫问题,所以今年我们要全面脱贫,仍然还有一些任务要去完成。这个任务一个就是深度贫困地区全部脱贫,大家知道所谓深度贫困地区就是三区三州,我们也是刚开学,我们也去做了调研,在平原地地很难想到高山峡谷老百姓是什么样生活状态,所以我们讲致贫原因首先就是自然原因。
三区三州这是我们今年脱贫收官,我们就收官了,对于这些特困地区有困人群,我们建档立卡里面有40%因病致贫,比如残疾人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必须要发挥财政兜底作用,这是在方法路径上就是一个“特”。二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国务院扶贫办也有数据显示,我们要完成551万人脱贫,但是也有300人有可能返贫,比如人生病了,就有可能返贫。我们以550万再加两个三百,这就是我们今年的任务。同时也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这些都非常细致。 三是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这个方法路径上就是“长”,刚才讲到就是我们跟乡村振兴衔接,厚植产业脱贫基础。四是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在方法路径上重在补。因为我们国家很多地方历史欠帐,很多地方基础设施不好,这样今年重点就是补短板,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补短板上讲了八个地方短板,一是公共基础设施,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环境治理八哥方面短板,我们知道基础设施改善是老百姓最能够直接也获得感,而且我们讲新基建两新一重投资拉动,我们要扩大内需消费拉动,同时投资。我们讲国家大中小城市,实际上我们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对于省城首都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来说要差很多,这是两新一重投资空间,主要在县城基础设施改善。五是脱贫政策上要总体稳定,现在叫政策稳定,对于贫困县来说有四不摘,不摘政策、责任、扶上马送一程,这是对于对口帮扶这些都是不能够动的,就是要保证它脱贫。
(二)加快事实乡村振兴战略 我们刚才讲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完全一致这样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个振兴道路实际上讲的七个必走之路,一个就是要重塑城乡关系,我们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二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走质量兴农之路。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五是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六是创新乡村治理,走乡村善治,打好脱贫攻坚战,走减贫之路。这是到2050年目标,要建成有差别无差距美好城乡社会,城市和乡村总是有差别,因为生产生活方式不一样,农村更田园,但是它是无差距的,所谓无差距就是涉及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我们获得感,城乡二元已经没有,就变成一元,这就是我们由一个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所以你看这是规划到2050年,跟我们十九大,把现代化进程2020年到2050年分两个阶段,每15年作为一个阶段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们讲乡村振兴意味着中国是一个划时代变革,我们未来向村农业现代化到农村现代化,包括三农,全面升级,小农经济到现代农业,农民全面发展个体素养科学理性,包括农村经济社会各
讲五句话二十个字,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大家知道跟原来讲的新农村建设也是讲,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当时也是讲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只有一句话没有变,就是乡村文明,这个仍然很重要,还是这样的提法,但是实际上其他的方面都要求高了。
比如我们讲产业,原来讲产业发展,现在讲产业兴旺。什么叫产业兴旺?我们要拓展对农村生产力的概念,不要以为农村只有种植业,农村应该是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都要有,围绕农业深加工,围绕农业农村服务业,一二三产联动。原来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宽裕就是有几个闲钱,富裕就是消费水平保障水平都要有。村容整洁,原来说农村搞好卫生,现在是生态宜居住,比如中国人很多人会有第二居所第一居所就是上班地方,第二居所就是上班休闲的地方。所以新郑离郑州非常近,可以吸引城里人居住。乡风文明,没有变,原来讲管理民主,现在叫治理有效。这就意味着我们要重新认识农业和农村。今天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很大变化,农业农村部再是一个简单一次产业,是一二三产产业的联动,乡村不再只是一个农民居住的地方,乡村是三次产业多元共生,它是融农业、商业、文化、健康、旅游、体育、科技、融合这样一个空间,所以农业农村的内涵和外延都改变了。
我想我们在乡村振兴当中,我们要盘活农村的资源,比如说农村劳动力。我们只靠打工不行,要进行整合。包括土地整理,如何集中起来成为农村土地第二大资源,这些两大资源和市场衔接,产生综合效益。
农业农村新认识:现代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它是一个从田野到餐桌产业,它的产业链条本来就很长,从田野种怎么到餐桌上,我们简单地划一下,粗粗划一个,可以分为主体产业、关联产业,比如说我们讲主体产业就是一产二产联动,农业生产就是种植,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休闲旅游,关联产业比如说机械制造、农器具得生产出出来,所以机械制造、仓储物流、冷链运输,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包装材料等等,链条非常的长,但是我们农业链条太短。比如说现在食品加工,只要做一个粗加工、深加工附加值都非常高。也有学者讲我们的粮食,我们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农业大省,粮食粗加工就可以增加0.1到1倍,如果加工成食品可以增加1到10倍,比如我们再有品牌,附加值是非常高的。我们经常讲发达国家农业,它的附加值就非常高,消费一美元食品,价值链可以分为若干中,完全是各种产业融合。包括生产环节、食品加工环节、金融保险、广告环节,都在里面占也份额。我们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讲功能性食品,就是质量兴农,我们现在有的人睡眠不好,上一次讲到黄花菜,它是具有安眠安睡功能,很多吃食品就有养生功能在里面,怎么发掘?
对农村重新认识:我们不要以为讲新经济就是科技含量多么高大上,就是一种新的业态新的理念新的创新方式下的产业。我们现在要打造以乡村为场景新经济产业,乡村已经是一个空间,是一个场景,就像今天讲课看到这个舞台,这个舞台根据主题,会设计非常漂亮,它是一个场景,以乡村为场景,包含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我们现在很多地方也在探索,比如说农区怎么变景区,春天油菜花,夏天向日葵,很漂亮的花,是田园怎么公园,产品怎么变商品,劳动怎么变运动。跑步机如果上跑两小时多枯燥。
未来乡村振兴是把农业农村重新认知,重新挖掘,这样我想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衔接上还是有很多可做产业空间。建现代化经营体系:比如说合作社+,合作社非常重要,一个小农怎么能转换现代农业,跟现代社会连接,合作社很重要,小农户和大市场连接,这是我们现代体系构建。
脱贫攻坚今年要收官,刚才我们在讨论怎么跟乡村振兴衔接,所以正像总书记讲到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起点,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一方面我们有信心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时要迎来更好的日子,那就是乡村振兴。 我今天跟大家汇报的题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