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帝论坛 -> 文字资料

第四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一)

发布日期:2023-02-23     点击量:
分享到:

宏观经济运行与文化产业发展

王忠明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进入了快车道。我们在这么一个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来讲宏观经济,我想可能更多的还是要注意文化。那么我今天侧重的跟大家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也结合三月份召开的两会,两会当中所传递出来的一些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主要讲四个方面:第一,经济转型问题。第二,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第三,收入分配问题。第四,改善民生问题。

经济转型大家都知道,我们正处在一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这样一个重要结构,今天的宏观经济形式从去年侧重于保增长,转到今年侧重于调结构,去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关键、最困难的一年,而今年进入调结构的最复杂的一年。所谓复杂不仅在于我们还要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我们还要调整经济结构。第三我们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通货膨胀。这就使得我们今年的宏观经济有很多变量、变速,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温家宝总理讲“我们今年的经济进入一个最复杂的年份”。去年我们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党中央、国务院出手快、出重拳,明显收到效果。率先走出了阴影,我们的反衰退、反危机,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全球是领先的。我们去年描述宏观经济的时候讲进入了007时代,所谓007就是在全球范围里零利率、零增长,而中国年初的时候表态我们的经济增长8%左右,比如7%的话,事实上是8.5%。这7%意味着什么?全世界去年经济增长当中80%贡献率是咱们中国做出来的,所以中国确实了不得。30年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已经让我们中国担当起了一个世界经济大国的角色。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进一步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以这么看起来我们这30年完成了一个什么任务?从一个走衰的国家、一个弱国变成了一个大国,接下去再30年的任务我们要走向经济强国,那么要完成这样一个历史任务,完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这样一个历史任务,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谓的经济转型。

要大力推动我们的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假如说去年稳增长是当务之急,那么今年促转型也就是所谓调结构是长远之急,而且不仅仅是一年是连续几年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中央领导反复强调,在2月份的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的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连续用了五十个加快,来表达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经济转型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现在很多学者讨论研究当中是这样表述的,跟60年前新中国成立、30年前我们启动改革开放相提并论的。60年前我们实现了社会制度转型,我们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转型到新民主社会乃至社会主义社会,叫社会制度转型。30年前我们完成的是经济体制转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了发展的生产力,才有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国运昌盛的时代,那么我们今天建国60年以后的今天,改革开放30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完成发展方式转变,这样一个历史任务。

社会制度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这意味着我们中国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解决我们当下的困难,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事实上经济增长难以微济,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人均占有的资源本身就比较低,在世界范围内比较起来的话,如果我们还搞粗放经济增长,那这样的经济方式是不可能存续的,必须转变。所以我们在经济危机当中率先走出阴影,叫复苏,当然是高兴的。但是我们在研究当中也同时提出,不要牺牲调结构来保增长。

不要牺牲中长期利益来应对当前的情况,不要放弃对战略制高点的占取,来获得所谓低层次、浅层次的复苏。我们走出阴影、走向复苏,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我们依然是低水平的、依然是浅水平的、浅层次的,这样的复苏,实际上不值得我们过于称道,如果我们的复苏依然是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这样的“三高”模式,依然是产能过剩,这样的复苏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迟早是要过去的,千万不要最后转过来变成应对我们自身的金融危机过去的危机。因为去年推出4万亿一揽子经济计划,应该说在保增长、稳增长方面起到了作用,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这种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这种经济拉动,肯定不可能持续。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去年2万亿、今年2万亿,一共4万亿,银行叫宽松的货币政策,又要投放十几万亿、20几亿,这样一个天量放贷,拿什么来还?如果再增加很多不良资产,那就很可能内生所谓的金融危机。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受到的冲击毕竟是有限的,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出口受到影响。你要到一些中西部地区去看,实际上国际金融危机有的地方都没有太大感受,所以不要一方面应对金融危机,同时又滋生潜在的、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那种危机,包括金融危机,那时候麻烦就大了。

那么要防止这些风险,宏观经济层面上的风险,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尽快的导入经济结构调整,尽快的导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觉得在这方面党中央、国务院明察秋毫、高瞻远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溯起来在上世纪94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但是由于体制性的障碍,机制性的一些原因,我们都没有那么自觉。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已经不能不转了,因为国际经济环境已经不容许我们再这么下去了,低碳经济对于我们的约束,很明显的,以后都要收税了,碳交易,都要收税,收关税。发达国家污染完了,现在看你发展中国家难免会有一些污染,难免有一些排放,它现在采取制约你的措施了。

整个国际社会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我们是一个生产大国、制造大国,我们在生产和制造过程当中难免会有很多排放。但是如果你对于邻国、对周边国家、社会有过多的排放、污染,很明显的你在整个国际社会当中,就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国家、受欢迎的邻邦。不仅是国际社会,包括国内社会也是这样,当我们更多的公众有了维权意识,当我们的人民想过上更加和谐和有尊严的生活,怎么可能再容忍那么多的企业,在那边冒烟、在那边排污?这不可能了。

而且我们的人均资源本身就不高。如果再去烂挖,我们就对不起黄帝了,对不起我们的险阻,我们“同根、同祖、同源”,不是就文化而文化了,我们要更多的讲到这里面有很多给我们现实的一种警醒,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必须约束我们当代的一些行为,所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涉及到的是改革,涉及到的是生化改革。如果我们仍然是以GDP考核为唯一崇拜,那肯定的,搞重化工业GDP表现最容易上来。重化工业就意味着我们要大量的排放。像海南这样的国际化旅游岛,你不可能让它尽情的去搞重化工业,因为我们的认识是海南岛不仅仅是海南省的,也不仅仅是中国的,它应该属于全世界、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当有这样一份责任去保护它。但如果我们改变现有体制,都去讲GDP,以当地GDP增长去考核省长、省委书记的业绩,那谁还能耐下心来搞所谓的国际旅游岛,要知道旅游的收益是缓慢的、立足长远的。而省长、省委书记这些领导,他们的任期是有限期的,所以这些都需要进行很好的调整。

没有这种足够的调整,是出不来这种效果。像海南岛它要建一条环岛铁路,我们去参加省委书记卫留成组织的一次发展战略研讨的时候,提出建议,要把这个环岛铁路搞成全世界最具有观光价值的铁路线,三四个小时应该吸引我们的青年男女婚礼搬到这个火车上去。沿途能够看的那种景观、大片、大片的椰树林、大片大片的橡胶林,现代农业,瓜果蔬菜、鲜花盛开,碧波的大海,海岸线长。我们到欧洲、到美国,往常经常能够在铁路沿线看到最美的景观,而我们像这种海南岛,都了不得。上来举办婚礼,热热闹闹三四个小时一圈回来,办完了。应当成为国际休闲基地、养老基地、养生基地。而这种开发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思想观念,同时要有各种制度保证。

像河南这样的地方,人文荟萃,搞文化旅游产业我认为是非常有基础。这些年,我不是河南人但是老在为河南人说话,我是发自内心的,我到了登封之后,我眼见为实,为看《禅宗少林》大型舞台剧,我跑了两遍,不断向别人推荐。看完以后,各位你知道我是什么感受吗?从此不骂河南人。他们问我你是一个南方人、一个杭州人,怎么就那么喜欢吃面食?我说你们知道吗,杭州跟河南有天然联系的,从北宋到南宋,我们杭州人面点做的多精致,向谁学的?向河南老乡学的。

到了南阳,就会想起诸葛孔明。27岁的孔明在那儿躬耕了十年,37岁成为一名大思想家、大军事家,这一方水土养育了他,不得了,这都给我们很多感悟。像洛阳了不得,龙门石窟、白马寺、天下第一古刹,作为一个河南人值得骄傲的重要是我们把现实做好,我们的祖先没有亏待河南人,河南人理所当然应该给我们国家、给我们人类更大的贡献。确实应当诚信至上,确实应当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应当能够更加自觉的约束我们自己的行为,把河南建设成一个先进文明的示范区,所以这是人的转型,所以经济转型最重要说到底是人的转型,你的思想得转型、行为得转型、境界得转型,你这些不转型经济发展方式怎么转型?你转不过来。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型是一场非常深刻的革命,是一个思想深处非常重要的一个变革,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虽然没有炮火、没有硝烟,因为你不转变你干不下去

33号两会政协会开幕,34号胡锦涛总书记就到全国工商联和民间中央的去看望这些委员,一是看望慰问,肯定非公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的出色表现,更重要的是打招呼,在我看来。打什么招呼?他通篇讲下来,一条红线就是讲经济转型,就是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苦口婆心、意味深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变谁呀?需要转变地方政府、需要转变一些大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所有结构要转变、要调整,但是最重要的转变是民营企业,是非公经济、是中小企业,为什么?因为大量的加工贸易型企业、资源依赖性企业,能源消耗型企业、粗放增长的企业,是什么企业?是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你必须承认这个现实。

我们有多少技术含量能够像好想你这样的企业有一定的水准,或者有相当的水准呢?他们在调结构上已经领先了,所以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民营企业要非常注意,行动要快、决心要大,要进一步转型,你不转不行,所以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胡锦涛总书记“三个更大作用”,第一个是非公经济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有更大作为,一个在保障和改变民生方面有更大作为,在提高素质方面有更大作为,今天什么叫素质?能够自觉的意识到经济转型的重要性,而且雷厉风行的企业就是有素质的企业。今天还麻木不仁,今天还没有那种紧迫感,也不知道怎么转型,结果是什么?很可能就会败下阵来,很可能就是死路一条,那是严峻的。应对金融危机实际上也转型的,转到哪里?转到应对我们自身的危机上来。而要应对这样的危机,要转好型、调好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智慧,需要从我们的祖先那里获得智慧,向黄帝那里获得智慧。

前不久我刚去了山西运城,那里到处都是智慧,你只要细心的去体会,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够传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能够继续往前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没有一个民族能够像我们中华民族那样,有这样丰富的智库,让我们去获得力量、获得知识,获得智慧。你看顺帝的《大风歌》就两句歌词,一个叫《民富》一个叫《解郁》,《民富》就是让人民都富有,《解郁》是让人民没有烦恼,接触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幸福指数,多么具有涵盖力量?我们今天讲的和谐社会,我们今天讲的有尊严,我们的祖先都讲完了,所以有一句话、讲,今天我们教育孩子的话,在我们小时候我们的母亲都讲过了,所以今天我们能够看到《三字经》、《弟子规》这样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古文宝典,重见天日,越来越有市场。历史又回归了。不是厚古薄今,而是我们的古确实厚,这些必须承认。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型虽然是一个现实的任务,我们也完全可以从中华古代文明当中获得应有的智慧。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这个也是我们宏观经济当中要看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尽力完成,因为改革开放30年,城市经济发展很快,我们现在说的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实际上真正的过剩不是全中国范围内的过剩,不是农村过剩,而是城里相对过剩。有些地方山村里面,一个女孩子出嫁也想有点面子,买个洗衣机。这洗衣机拿过去之后,当地没有自来水,就算有自来水也舍不得花那点电费,结果还是用来装土豆。

农民的消费水平、农民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充分的享受,所以你生产出来的东西,你的生产能力不能够兑现,所以我们叫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城市是城市、农村是农村。城市是先进的代名词,农村是落后的代名词,不能够共享。或者农村的进展、农村的进步过于缓慢、滞后。这就造成了城乡差距。

不像广东、浙江、山东这些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接合部,它们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基本上连片,边际越来越模糊。长期的这种城乡二元结构是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矛盾,现在很多农村,青壮年都进城打工,结果留下的都是老年人,都是小孩子,叫所谓的“五鬼闹害”,老鬼、小鬼、懒鬼、恶鬼、坏蛋、好逸恶劳的、敲诈勒索,以此来饱食终日。

所以我们要创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要均衡,必须注意到城乡发展统筹。如果不统筹的话,城市越来越发达,农村越来越凋敝,造成的社会矛盾、隐患是非常大的。所以现在大量的支农、惠农政策,从前些年上一届政府取消农业税、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到去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也推出了很多政策,包括60岁以上的农村的老人都可以进入低保。相对于农村的社会保障,这些都是措施,一定能够很好的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化。

现在确确实实,中国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我们要知道资源永远是稀缺的,特别是资金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像河南这样的中部地区要积极跟进。边远的大西北、大西南的有些地方,我们考察之后感觉到,如果要赶上今天的水平,大概需要100年左右的时间。这就是中国。所以别人问中国模式,中国是什么模式?中国没有模式,这就是中国模式。因为我们的地区差异太大了。按照欧洲这样的地理环境来看的话,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就是好多个欧洲国家,德国是德国模式、英国是英国模式、法国是法国模式,而我们今天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贫穷国家,你按照地区来衡量的话都并存。你用什么样一个模式来套?现在领先发达起来的地区,现在就应该有更多的科技投入,那么落后的地方,到今天为止才解决一个温饱问题。全中国现在绝对贫困人口已经越来越少了,三千多万,其中还有一千多万到现在还没用上电的文明。咱们这儿你看灯火通明、灯火辉煌,昨天晚上我在洛阳看的龙门石窟也是装饰的灯火辉煌,非常漂亮。一千多万人口是真正的过夜生活的,因为把一些设备要铺设进去,那成本太大了,还不如让他们搬迁出来,由于传统观念、乡土观念的影响,你不愿意动,那就只能黑暗了。这些都是我们的国情。

共建精神家园非常重要,共建物质家园同样也是非常重要。你要不能够共建物质家园,贫富差距过大、地区差异过大,精神家园可能也很难构建。因此我们要看到统筹城乡发展,是宏观经济层面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如果这儿也闹事,那又出事故,往往越是贫穷的地方越容易出事故,因为不容易珍惜生命。越是发达、越是发展,对生命的这种价值观念就越强。所以你看我们前些年死一个人就死一个人了,现在要是在工伤当中、事故当中去世的,没有几十万你打不下来,这就是我们经济发展了。所以城乡统筹一定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并举,特别是城镇化建设。实际上,新农村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新城镇建设。因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农村是一定会逐渐缩小的。农业不会消亡,但农村一定会收缩。因为土地的利用价值,农业肯定没有工业来的价值高。但是我们又有一个基础需求,特别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无粮不稳,需要有一些基础底线。但是我们融入了国际贸易体系之后,我们可以向国外进口所需的粮食,某种意义上这是最安全的。

怎么能够保证我们安全?就是把中国强大,别人不能不给你,你也给的出价格。我们现在这个工业化,处在这样一个后期,对于工业用地的需求,实际上非常大的。我们现在的房地产从住宅需求、住宅地产一直到工业地产、商业地产,现在又发展到休闲地产,要搞很多广场。类似这些都属于在演变过程当中,都涉及到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问题,社会的统筹发展问题。那么同样需要一个改革的杠杆。

[1] [2] 下一页

Sias.edu.cn版权所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