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帝论坛 -> 文字资料

第四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二)

发布日期:2023-02-28     点击量:
分享到:

中国崛起中的金融战略

夏斌

中国的金融,我们简单的总结,已经走过了两个30年。第一个30年也就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正好30年。可以说中国没有现代金融学意义上的金融。在座很多都是老同志,我看前面很多坐的都是老同志。大家都清楚,我们原来的金融绝对不是今天马路上这么多金融机构,原来的金融机构就是大家口袋里的人民币上面印的“中国人民银行”,从总行北京到全国各省分行、各地市中心支行、各县支行都是一个金融机构,就是中国人民银行。那时候的人民银行就是财政的出纳,国家规定搞什么项目,投多少钱,需要多少流动资金?就这样配置资金。谈不上像今天金融市场学意义上这样一种复杂的又比较繁荣的金融技术,所以我说我们中国第一个30年没有现在这样的繁荣。今天的金融机构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从全国性的到地方性的,从银行到保险到租赁到信托等等,一大堆金融机构。我们在第一个30年,唯独就中国人民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第二个30年,就是1979年到2009年这个30年。我们改革开放、努力奋斗,中国的金融在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监管体系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实事求是的说,我们更多的金融活动是在我们国内自己搞,我们跟世界金融的联系很少,当然有,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主体是在自己内部。我想说的是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有时候是不知不觉的在做。打个比方,第一个30年,中国的金融是世界金融周期棋盘中间的孤儿、孤岛,跟人家没有关系。第二个30年,中国金融是世界金融棋盘中间的一只棋,我们在不知不觉的下旗。接着第三个30年又开始了,在第三个30年的关键时刻,也就是大家现在报纸上每天看到的“中国经济总量”,有的说09年底,09GDP数据出来以后看着不行,但是到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变成第二大世界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可能我们用除法除以13亿人口,我们人均还比较低,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经济总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了世界老二。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金融,研究中国的金融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金融是现在经济的核心,所以金融的位置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今后这30年(第三个30年)怎么走?我们再不可能闭门搞自己的金融活动,我们已经穿越经济的全球化,在金融上我们很多方面也穿越了金融的全球化。今后的30年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思考,面对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金融今后的道路怎么走?绝对不同于过去那样我们就自己玩自己的了,必须穿越世界,进行游戏。因此今后的30年,对我们来说,什么是正确的金融战略?必须要有正确的选择。或者说我们当中国的经济、中国的金融还是一条小河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战略。但是当我们这条小河已经变成大河,而且这条大河和外面的大海已经相连的时候,甚至于我们自身已经成为大海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仅仅靠着摸着石头过河了。大家知道在大海里磨石子摸不着的,我们不能靠摸着石头过河,而是需要学习先进的造船技术,先进的架桥技术,需要开始驾着大船、跨过大桥才能过海。面对经济的全球化,我们中国今后的30年必须对如何发展中国的金融,来保证中国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要有战略思考、要有策略选择。这是我讲的一层意思,就是说研究当前的金融,研究今后30年金融其重要意义,和过去30年,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30年,已经不完全一样了。

我们说研究金融战略,进行金融的战略性思考,实际上是什么?实际上是国家利益的思考,是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间的一个利益博弈。如何进行战略思考?我今天想从近到远开始讲起,如果我一下子进入角色,讲到“中国金融战略发展思考”,大家也看到我正在写一本书,已经差不多了,我今天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把里面提纲性的东西提出来讲讲,就是一下子进入这个角色可能有点唐突,所以我想由近到远来阐述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如果说近,我们就拿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来说,在座的可能看新闻都知道,好象是前天我们总书记在美国会见奥巴马总统,参加核峰会(限制核武器的核峰会),会上会见奥巴马,报纸上登了讲了一句,意思是说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是我们有自己改革的取向,我们不会屈就与外部的压力,从去年底到现在,全球的媒体、中国的媒体,反复的在讨论、反复的在宣传,美国对我们施加压力,要我们人民币汇率升值,这是最眼前的。我们讲金融战略,我们讲最眼前的事

前一阵子我在一些媒体和中央电视台都讲了,包括跟政府写的一些材料也讲了,就是美国人、美国政府到底想干什么?美国政府的核心利益,美国政府当前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经济的“乱象”很多,就是各种各样的现象,你怎么分析?

前一阵子希腊这个小国家,由于评级机构的评级,希腊国家经济问题马上全部暴露出来,当然还有欧洲南部的几个国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等一些国家,频频暴露了一些问题。评级一评暴露问题,他们的财政赤字、债务高,属于他们的债券哗哗下跌,而他们都是欧元区的国家,这些国家问题一暴露,欧元马上大跌,也牵连了英镑。

又比如前一阵子报纸上又在说,前一阵子报纸上说日本的丰田车,在座开车的也都知道。美国最后会不会把丰田事件到国会进行听证,我研究的不够。大家可以去看看,美国“不会听证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好象历史上也很少见。因为产品质量出了事,依法办事,该判就判,该罚款就罚款,对吧?它怎么史无前例拿到“美国国会听证”,把事这么高规格的处理。

又比如说,在美国金融危机刚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2008年底和2009年初,在座的可能不太关注,那个时候全球的媒体,都在唱空中国,说“美国金融危机了,中国的出口要大量受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我们的学者说“保8没问题”,外部媒体不停的说“根本到不了8,也就是6%”,有的是分析中国经济2009年就是5.6%,因此中国将发展社会动荡,大量工人失业,发生社会动荡。没想到2009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复苏中间,是一枝独秀,最早的复苏,当然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从复苏的速度来看,我们是第一个。而且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中间的贡献,中国经济贡献了50%,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度达到50%

到了今年,确实我们房地产的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全球有些媒体又在唱衰中国,说“中国资产泡沫可能要破裂,中国经济要发展振荡”,就是说希腊问题、丰田问题、一会儿唱空中国,一会儿唱衰中国,又批评了美国压人民币升值,要求我们升值40%,如果不升的话,美国要制裁我们,国会议员要制裁我们,对我们各种产品出口要上税,要制裁我们。就是这种现象怎么看?我们的总书记、我们的总理对外已经正式表态在人民币汇率上面,有外国媒体、美国政府、美国议会为什么这样对待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美国政府的精英、美国政府的主流经济学家,他们是明白的,明白什么?我们人民币“升一点”不解决美国大量的赤字问题。包括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在说,你让人民币升值了,人民币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就贵了,如果中国产品进不去,因为你美国已经没有这种制造业了,他日常生活中间的很多消费品,美国已经不生产,都拿到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生产,所以中国产品如果出不去,出口到它那儿的。都是越南产品、柬埔寨的产品,仍然是赤字,仍然不能解决,所以他们明白,我们的升值解决不了它的赤字问题。

那么美国很多的加工制造业,美国自己已经没有了,所以我们升这一点也根本解决不了它的失业问题,而如果中国一次性的大幅度的升值,按照美国有个别专家对我们的压力,所称的“大幅度升值,什么升值40%、升值27%”这对美国有好处吗?对美国没好处。我们的升值意味着我们的东西卖给你贵了,卖给你贵了,你的价格要上涨,卖给你贵了,你的消费者、对美国老百姓没有什么好处。如果我大幅度升值,我前面讲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2009年,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贡献度是50%,如果我们大幅度的升值,我们很多企业的产品就出不去,我们企业产品出不去、就业成问题,中国经济就要开始突然之间往下走(我讲大幅度升值),中国经济往下走,对世界经济有好处吗?虚拟的日本经济、虚拟的拉美经济,他们之所以还可以,特别是拉美大宗的一些商品出口,都出口到中国,中国需要他,这样才带动它的经济,如果中国的经济突然下来,对世界经济增长也不利,对美国不利,对世界不利,对我们自己(中国)也就不用说了。所以我说我们在对外宣传这个观点,我记得昨天胡锦涛总书记也讲了,对世界、对美国好象都是不利的。

那么这点道理,美国的主流经济学者,他是明白的。又为什么在不停的压我们?我个人分析,美国当前的核心利益,不是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很简单,两条:从经济上说,他要想尽办法尽快的复苏,扩大就业,这是他们政治家的压力。尽快的复苏、扩大就业,美国危机之后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美国危机之后,美元的信誉在全世界受损,因此按照正常的道理,美国应该加利息,提高利率,全球的美元资金回美进入市场,但是美国要提高利率,就要压制美国当前的经济,他不敢提高利率,全球资金回美国。在政治上,奥巴马政府好容易推出了医疗改革,如果能够干成的话,是一件对美国政治、美国总统的一件很大的事情。但是要干好这件事,同样需要连续不断的财政要有钱,所以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回流美国、投资美国金融市场,而美国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来弥补它的损失。所以美国当前的核心利益,从经济上讲、从政治上讲,都是要回流美元资金。而人民币升值不是它的核心利益。

那么为什么又会把这件事炒的那么凶?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把美国的议会和美国的政府分开。美国的议会有些议员就是政客,就是要拉选票,而且美国两党为了11月份的中期选举,就是要找题材来做。而美国政府从去年年底美国商务部长卢家辉,当时代表美国政府也提出对我们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说出了一些微辞,一说要动汇率。到今年年初,美国议员更是联合起来签名给国会施加压力,给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要必须对中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不升值就要制裁中国。当然,中国政府的部长们在全球舞台上也说了,我们的商务部长,我们其他几位部长也都说了,第一对于不撤,第二我们也不怕。世界媒体也有很多议论,如果真打贸易战,美国国内压力比中国更大,当然我们不愿意打贸易战,但是我们要分析这件事,美国为什么到了今年议会就不停的在压中国?

我从两个方面讲,就是说从去年唱空中国,到今年的唱衰中国,唱空中国这个括号要括了,实际上很多短期资金有危险的就要撤出中国。然后有些人也分析,我要你升你就是不升,好,你不停的出口、赚外汇,赚了外汇你又买了金融市场美国的国债,就是将计就计。我要你升,你不升,不升你的资金又回来了。所以有的说一箭双雕,尽管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的根本问题,但是对美国的资金回流可能还有好处。

那么希腊事件,希腊以及南欧四国的负面影响一出现,马上影响欧元的币纸,欧元大跌,很多资金回流美国。

丰田事件出现的背景,我们连起来看,出现的背景正是奥巴马政府在有关会议上提出,要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美国要重整出口,要五年翻番,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输给中国,要重整出口。那么它要重整出口,它的竞争对手,绝对不是中国。我们出口的都是低附加价值的产品,出口的都是袜子、衬衫等东西,而美国如果要重整出口是出口高附加价值的制造业,那么德国、日本是它的竞争对手。因此如果日本的企业,如果的汽车行业,摔了大跟头,我想对美国会有好处的。而且有的专家还分析预测,如果这个判断或逻辑是对的,我们接着看吧,它肯定在德国制造业之间要找麻烦,是偶然巧合,还是其他什么?我们说不清楚。前一阵子又刚刚宣布,德国有一家国际企业在美国行贿,被美国逮着,要罚款。这个行贿刚刚发生吗?早有,美国情报局不知道吗?我不相信。还有美国政府由于大批的政府采购,原来政府招标,空客公司积极投标,后来美国改变了标书的内容还是标准,最后我看报纸上登的,最后空客公司一看这个,就主动弃权,不参加竞争。所以从重整出口到重整经济之间的行为,到唱空中国,到压人民币汇率,我想说的是美国当前的核心利益是什么?既然核心利益是这个,为什么又拿人民币汇率不断的压我们?我认为它是人民币汇率说事,我们都知道拿人民币汇率来说事。

因此我们怎么办?本来我们坚持参考一揽子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们中国金融和外国金融接触的一项基本制度。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开放中间的汇率制度,我们本来是要走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因为美国危机之后,我们这一阶段比较稳固的盯住美元,不动了,我们的方向是,经济逐步复苏之后,我们应该又会到危机前的有管理的浮动。这本来就是我们的方向,而且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意味着我们的人民币要逐步的升值,这也是很正常的,这是我们有准备的。 

但是我个人认为,在当前国际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你既然拿人民币汇率说事,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也拿人民币汇率说事。我本来就要升的,你既然把它当回事说,我也把它当回事说。好,你要我升?可以,你放宽你的出口限制。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目录,一大堆,美国政府是控制,坚决不准出口中国,一些高技术,他认为会帮助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东西,他有他一大堆的目录,办公室上有一堆规定什么东西不准出口中国,那么你为什么不准出口中国?你的贸易逆差,既然你的进口大于出口,你要贸易平衡,那你把东西出口给我,我拿外汇买你东西不就完了,他就是不出。总书记前天也讲了我们不要屈服外部的干扰,第二我们愿意进口美国更多的东西,第三你放宽你的高技术对我的出口。

所以从近的角度讲,我们研究今后的30年中国的大国崛起的金融之道,实际上就是中国的金融战略,很多是在世界经济金融格局中间的一个博弈。我有时候开玩笑话的说“我们绝对要和平崛起,但是中国经济的崛起,难免像在公共汽车一样,会踩着人家的脚”,车挤呀,但是我们要尽可能保持世界经济和平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从长期来看是这样的博弈,短期看,很明显人民币汇率就是这样,因此有近说远,我们借助现在简单的几小时,我们今后这三十年中国的金融怎么走?我想说点观点,就是关于金融战略的观点。

第一,我们要回答的是研究金融战略,什么是战略?我个人认为,战略这个词从我们中华文化讲,原来是一个军事用语,也可能我没说对。从语言学上讲最早是军事用语,它讲的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现在我们一般比喻为各个领域都可以战略,文化战略都有,都可以有战略,讲的是决定全局的策略。指的是在总结历史、把握和洞察当前形势、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环境的基础之上,对未来的行动采取的一种选择。简而言之就是未来准备怎么办?是对未来的一种制度选择。政府也好、某个企业也好或者某个个人也好,它是基于对未来环境的分析,确定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并策划完成这一系列目标的手段、方法、策略的组合。简言之就是目标与策略的结合。

战略面对的是未来,那么研究中国金融战略,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的未来是什么?研究战略特别是研究金融战略,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我们就要先了解我们未来的经济是什么?中国要崛起,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是中国的崛起,慢慢才是文化对外的传播,中华文明对外的传播。首先是经济的崛起。

那么我们经济的未来是什么?怎么判断?怎么预测?然后再决定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针、策略,来达到某一个目标。未来,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主要面对的五项挑战,我撇除了地域政治、恐怖、民族问题等等政治上、军事上的形势先不说,就从经济上讲,我们的经济对我们未来的挑战是什么?

1、人口问题,在座可能有的有感觉有的没感觉,经济学一直在讨论我们的人口拐点什么时候到来?快的说2015年就到来,有的说可能再晚一点,意思是什么?这个30年的成功,我们劳动力很便宜,而且是青壮年劳动力,而且这个过程还在延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当民工、当劳工大军。在座都知道,现在农村青壮劳动力很少、很少,除了老人就是小孩。而整个社会慢慢在老龄化,特别是上海、北京这种大城市。也就是说到2015年中国人口拐点之后,我们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我们在劳动力的优势上面,就不如越南、不如印度了,这是对我们的大挑战。经济增长,便宜的劳动力和年轻的劳动力、壮年,这是一个挑战。

2、环境和资源。至于说碳排放问题,我们13亿人口国土辽阔,但是我们资源人均下来以后是有限又有限的,不管是水资源也好或者矿产资源也好,矿产资源很多,我们现在的石油是世界第二消费大国,不展开说油、水、矿产资源。如果说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我们报纸上不是说了嘛,要达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这个地球是不能存在的,就是说资源需求压力是不能存在的。不管怎么说,我们经济生活水平要提高。开车、住房、水泥、钢铁、矿藏等等,我们都需要,还要消耗,而且我们要发展。但是这个压力是很大、很大,我不展开说具体的,包括2007年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当时就讨论国家上涨是谁引起的?美国就说就是发展中国家,印度、中国这些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商品原材料的提高,这个现在我讲一下。第二个挑战是这个。

3、经济结构失衡。当然经济结构,失衡的含义在经济学上很丰富,也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怎么说,我说一些简单的现象,大家都能够接受。中国整个GDP蛋糕的做的越来越大,但大家所看到的两极分化问题,看到的城乡差距问题,看到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看到的生活收入结构不合理问题,等等等等。这个是我们生活发展中间的隐患,也是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经济稳定的隐患。不是说了嘛,人均3千美金的时候,是社会矛盾的突发期,就是最容易发生社会矛盾。现在我们社会中间各种现象或者说有些不太好的现象,大家也都知道,我不多说。经济结构如何调整过来?对于我们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或者说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而这个是第三大挑战。

[1] [2] 下一页

Sias.edu.cn版权所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