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帝论坛 -> 文字资料

第七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三)

发布日期:2023-02-28     点击量:
分享到:

其实今天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这样,我们今天也是站一个十字路口上一个艰难的选择,所以廉洁节俭是一对亲兄弟,奢靡和贪腐是孪生子。但是我们今天这个国家,又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艰难的选择,腐败问题、奢靡浪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引用陈后主的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忧患意识,所以呢,开弓工没有回头箭,我们今天对于我们来说腐败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关键在于行动,关键在于落实,我们应该有壮士断腕、刮骨去毒的决心、勇气,正只有这样做我们才有希望。

与其望着大厦倒塌,不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接着刚才节俭的话讲,中国现在还有十分之一以下的贫困人口,我们没有任何的可以奢靡、浪费的资本,我们还有多少人有学没钱上?有病没医看?我们所花的三公消费全是公款,没有一分钱的私款,如果用私款的话,我们的官员可能是世界上最节俭的人。我们花的都是公家的钱我们什么都报销,所以有些官员说我是公家人拿公家钱有什么错?混帐逻辑。

所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任由腐败现象滋生下去,任由挥霍、浪费,一掷千金、挥金如土下去,这个民族、国家是没有希望的。所以我们今天应该是有这么一个决心,在落实、在行动。

这也是我们讲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传统对我们今天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和启示。我再举几个,比如说今天我们人面对最多的是一个利益问题,利益格局问题,那么中国文化强调义和利相比,哪个更重要?道德价值优先,不是说我们讲中国文化不重义不要利,不是的,我们重义没有看轻利,民之所欲天必从之,鱼和熊掌我都想要,那么我们中国文化的智慧在什么地方?就是人面对自己的贪欲,要遇而不谈,要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对一个人来讲,傲不可涨,乐不可极,欲不可纵,不可以放纵自己的欲望。一个人的欲望,就像魔鬼一样,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一旦打开以后,就无法收拾,覆水难收。

一个人对自己的欲望,应该节制,要寡欲,要节欲,一个人的贪婪对自己来说是一场厄运。贪欲勿度、牢狱自助。讲得非常好,告诉我们每个人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要把自己的欲望放在一个合理的有效范围内,因为古往今来有太多的人因为贪欲,由个官员沦落为阶下囚。昨天可能还是一个高高在上,一言九鼎的官员,第二天就沦为了阶下囚,沦为了贪污犯,古往今来我们可以举很多很多这方面的例子,这些人可以说对财富的追求超过了对生命的渴望,大肆的贪污受贿、攫取不义之财,集聚大量财富。其实中国文化讲了,你有德者就可以有寿有禄,有富贵,如果你没德,你又居一定的官位,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如果你要是没有德行,官职很高,又有大量的财富,那么殃祸速至。不用你找它,它自己就来了。

所以很多的一些人保持不住自己,靠贪婪、女色装点起来的富贵人生、潇洒人生,就像大海里头的枯叶一样,沉沦是早晚的事情。所以对自己的欲望,我们不能够放纵,要把它控制在中庸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你一旦这么做了,一旦伸手了,伸手必被捉,贪心必起祸。

我们在这个方面,中国的文化给我们提供的这种人生哲理和智慧不可忘记。再举几个,比如说我们讲羞耻的问题,管子里讲,礼义廉耻,四围,国之四纬,四纬张,国之灭亡。知耻而后勇,人不可以无耻,这是孟子的思想。欧阳修讲,。知耻是君子的大节,他写过一个廉耻论,人要支持,支持才会有所不为,你支持,则是国家民族之幸啊,不支持,则是国家民族之悲哀。支持就会有所不为,不支持就会颠倒黑白,就会混淆是非,就会无所不用极,就会指鹿为马,睁着眼睛说瞎话。所以这种耻感文化,对今天的中国人、官员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

再比如诚信的问题,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调查,诚信度已经到了及格线以下,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我们老祖宗讲要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不就是要打造一个诚信的政府吗?如果一个政府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够做到诚信,没有公信力,那么老百姓就不会和你同舟共济,他和你是同床异梦,一个是企业如果不诚信,他获得的是蝇头小利,失去是将是整个老百姓的心。

所以诚信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你看在大力提倡,要言而有信,再比如我们讲的敬畏,什么叫敬畏?就是做人要有一个怕,纪晓岚讲做人要善怕。如果你有所怕,就是言有所指,出格出不了大格,犯错犯不了大错误。讲得太好。五四以后我们打倒了孔家店,我们没有敬畏感,我们老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我们缺乏了敬畏的教育,没有上帝,没有天地,你别忘了人在做天在看。离头三尺有神灵的存在,这不是我们需要敬畏感吗?我们要敬畏大自然、法律、良知,我们不能够胡来,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敬畏感,这是我们中华文明提倡的。李世民有贞观盛世,这不就是敬畏得来的。

再比如我们中华文化对民生的重视,今天共产党非常重视民生问题,万事民为先,中华文明中对民生的重视,民为邦本,民水君舟,民贵君轻,民本君末,与民为敌者,或迟或速,民必胜之。如果你治理好,他就是你的基础,治理不好,就变成陈胜吴广,它会推翻你。民生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管子里面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背民心。我们把老百姓比作是水,比作是镜子、秤砣,最重要就是不要违背民心民意,凡是要顺应民心民意,顺民者昌,逆民心者亡。

兴旺都是百姓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五闲田,农夫犹饿死。周公告诫周成王,要知老百姓的艰难,屈原在离骚里头不是有那么一句吗,哀民生之多艰,长叹息之掩涕,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小河满大河才能满,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是不是我们唯一目标?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的文化就没有智慧可言。孟子讲饱食暖衣,要对老百姓教育,叫国民公民进行道德教化,提高老百姓道德素养,提高全民的素养,提高官员的素养,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么环境。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老有所终,这么一个和谐的社会,用杜甫的话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不就是我们文化理想追求的大同理想吗?这不就是我们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吗?

那么还有稍微一点时间,我再谈一个问题,比如说,学习的问题,今天我们在这儿坐很多年轻学生,学习的问题。大家知道,荀子第一篇是什么?劝学篇。孔夫子一辈子就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所以,学而优则仕不够,学习并不是为了当官,但是,士者必为学,你要当一个称职、合格官员,必须要不断学习。学不可以停止。劝学篇,我们看看孔夫子一辈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学而不死罔,思而不学则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看韩愈写的师说,孔夫子就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典范。学习永远不会晚,这不应该放弃学习,面对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状况,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本领,就是通过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老百姓学习,向一些外国先进的经验学习。那么通过学习,提高我们的本领,提高我们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学习对我们来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的一种准则,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哪一个不都是终身学习的典范?欧阳修获得知识是通过马上、枕上、厕上获得的,点点滴滴积累,所以把知识作为一个终身学习的态度。

刚才我忘了讲了几点,我拈来,包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些精神,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这种与国家生死与共的精神,我们天下兴旺匹夫有责,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精华,这些思想,优秀的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安邦的重要思想资源。那么这些思想,也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所缺乏的,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在搞市场经济过程中,最需要的拥有的一些美德和品格。

当然,中国的这个文化这几十年,像长江黄河一样,像钱塘江的水一样,滚滚而来,势不可当,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它有一些对我们今天这个社会还有不好的、负面影响的思想内容,比如说唯书唯上,比如说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官本位,权利崇拜、个人崇拜,缺乏公民意识,缺乏民主法治观念,缺乏这种科学创新的精神,重视群体,否定个体等等的,这是我们文化在几千年传播中留给我们不好的东西,我们说在今天这个社会它是具有负能量,而不是正能量的东西,这些东西当然是应该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在我们的发展中,应该被我们否定摈弃的,但是我们今天传承的是对我们这个社会,有作用、有价值、有正能量的思想资源。

作为一个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不管我们中华文化,它究竟是精华多,或者是糟粕多,不管你是一个什么人,对待自己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有一种温情、敬意、尊重、认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许这个民族是一个不健全的民族。你有了历史文化,而不去珍视它,像我们过去一味的反传统,你要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首先你要尊重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你要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你要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一个智慧的民族是不会与自己的民族文化一刀两断的。

我们说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有温情,要有敬意,我们再也不能够犯过去那种抛却自己的无尽藏,愚蠢事、傻事,把自己老祖宗的文化都给抛弃了,向别人去乞讨,我们曾经有过文化,我们不能够视而不见,弃之如敝屣,这是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所以我们已经走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那么我们正在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我们将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

时不我待,时不再来,我们今天如果做了,我们要为振兴中华、要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添砖加瓦,如果我们付出了艰辛,付出了努力,我们可以想未来一个国家富强之梦,一个民族复兴之梦,一个人民幸福安康之梦,一个社会风清气正之梦,就会早一天实现。

春天的诗,今日寻春不见春,其实春天不要寻找,春天就已经在我们身边涌动了,我们民族复兴梦,强国梦,也已经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更好拥有明天的美好,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Sias.edu.cn版权所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