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直面“灰犀牛”,拥抱新时代---孙兆刚教授莅临管理学院深度解析人力资源专业的“危与机”

分享到:

4月16日下午,管理学院特邀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孙兆刚教授在17-205教室作了题为《人力资源专业的危与机》的学术讲座学院教师代表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李晓丽主持。

孙兆刚教授以“灰犀牛”理论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专业危机、教师危机、环境危机及把握机遇四个方面,并结合当前教育变革、技术革新与新生代价值观变迁,深入剖析了人力资源专业面临的挑战与转型机遇。他强调,专业存续的关键在于对接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新文科建设需以数字化改造、跨学科融合为抓手,重构人才培养范式。报告内容引发教师们的广泛关注,为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职业格局。孙兆刚引用数据称,会计、银行职员等岗位被AI取代概率超95%,而人力资源服务岗位的替代率也达到30.5%。面对挑战,他提出“人机协同”将是未来方向:“HR需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转向战略规划、员工体验设计等AI难以替代的领域。”同时,高校应加快培养具备大数据分析、组织行为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专业课程与AI技术深度融合,例如增设“大数据治理”等前沿课程。

针对教师发展危机,孙兆刚呼吁打破“舒适区”,积极应对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三重压力。此外,数字化转型为教学创新提供契机,教师需掌握在线课堂等技术,构建“跨学科、个性化”培养模式,如辅修专业等,以增强人才与产业适配度。他还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以“修德、明辨、笃实”的态度应对挑战,实现个人与专业的双重升级。

最后,孙兆刚教授强调:“危机亦是转机。无论是灰犀牛的警示,还是AI与新生代的冲击,都在倒逼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涅槃重生。”他建议学院以“四新”建设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师资转型,将挑战转化为服务区域经济、赋能产业升级的动能。

此次报告为我院教师提供了前瞻性思考,也为人力资源专业在新时代的定位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学院将持续推进学科交叉创新,助力培养兼具战略视野与技术素养的新一代管理人才。

(管理学院 韩玉坤 /曹迪 编辑:曹迪)


上一条:管理学院举办《科研论文撰写的“术”与“道”》专题讲座
下一条:以评促教展风采,以练促学强师能 ——管理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课堂教学人人过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