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帝论坛 -> 文字资料

第七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四)

发布日期:2023-02-28     点击量:
分享到:

麦家: 你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你想想一下这种稀奇古怪的建筑,山间崎岖小道远度是有限的,当一条路是大的,就可以走得很远。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们想象一样,你去猎奇,你去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有时候吸引眼球,但是缺乏一种长久的价值。谈到我们小说,我最简单的,我们小说发展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流派,一会儿意识流派、法国剧新小说、荒诞剧出来了,作为一个支流都可以出来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谁会去看?荒诞小说也没有人去看,甚至意识流现在也没有人去看了。因为它是违背了一个小说的主道的,但是安娜卡列·妮娜,曹雪芹,这种相对来说现实主义的或者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小说,我们今天照样可以看,而且我相信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可以看,这就是小说主道,是正大的。像我们刚才说的是小说的支流,这个作为艺术的探索也是需要的,但是绝不是一个主道。

张绍刚: 谢谢麦家老师。

刘伟鹏: 第二个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认识刚才这种作家的对社会的责任,我想您是不是(谈一下)?

麦家: 有一种说法,其实我都不太能接受,我觉得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是高尔基说的,我觉得有一点大了,但是我觉得一个作家最基本的一点,他是一个真善美的崇拜者、追求者、制造者。

爨宜礼: 该我了,不好意思,坐在其中,我没有什么头衔,只是西亚斯普通的教师其中之一。那么,刚才您提到了关于话语权,包括一些声音、表达的责任方面,我看您的博客好像去年大概11月就停止更新了,转到微博界了,我想问问您,您认为微博给我们中国传递了一个什么样的声音?或者它带来一个什么样的责任?谢谢。

麦家: 不管是微博也好,博客也好,我都想把它关闭。因为它其实很牵扯一个人精力,但是相对来说我的微博还是苟延残喘,一个礼拜三四天争取发一条,大部分也都是转来转去,就是我说句真心话,作家不需要微博,但是我到今天为止微博一直没有关,我的微博粉丝加起来有2千万,就是出于一种很狭隘的虚荣心,就是关了太可惜了,是不是?

张绍刚: 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理性的啊?你也有虚荣心作祟的时候啊?

麦家: 我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局限。

张绍刚: 你想和要姚晨竞争吗?

麦家: 没有想过,现在如果让我回头,我肯定当初就不开,知道我的微博有今天,我就不开了。但是今天我想把它关了,我一方面想把它关了,另外一方面,我们作家还是靠读者来维生的嘛,读者越多,读者就是我最大的虚荣心。说实在话,你说并不是说我书卖多了,当然卖多的,我收入高了。但是我个人特别在乎我有读者,这就是一个作家最满足虚荣心的事情。有时候你有那么多粉丝,说关掉了,这里面粉丝很可能有一半都是我忠实的读者,如果这些读者远离了我,我心里面会很遗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我其实相对来说是比较有操守的,比较怎么说呢?是比较淡定的一个人,但是在诱惑面前有时候也会乱了分寸。我说分寸就是微博确实很牵扯我的精力非常浪费我的时间。

张绍刚: 你刚才说2千万对于你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诱惑,想象当中你振臂高呼,千军万马就开始跟着你瞎跑,那种感觉你满足吗?

麦家: 那都不是。

张绍刚: 你说Let us gogogogo

麦家: 没有。

麦家: 其实我这个想法倒没有。

张绍刚: 是从读者的角度

麦家: 我的2千万,是腾讯1千多万,新浪500多万,还有网易,一共是2千万。

张绍刚: 你又在骗自己。其实有很多人三个他都去。

麦家: 很有可能,还有很多是僵尸粉。但是你哪怕减掉一个零,这里面最少有1/10是我的读者,你心里面觉得读者是最伤害不起的,通过微博也有可能培养我的读者。

张绍刚: 这是真的。

麦家: 现在很多人就是因为看了我的微博。

张绍刚: 看看这个作家的书。

麦家: 对,某种意义上也是传播自己知名度一个平台,像我这么一个低调的人,在名利场上混,有时候也会受到诱惑。我希望拥有更多的读者,被更多的人关注,这其实和写作背道而驰,你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肯定会影响我的写作的。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但是在这个取舍之间,我就没那么坚定,我至今还没有关掉我的微博。

张绍刚: 你放心,任何人都有面对诱惑,不淡定的时候,你已经承认在这个诱惑面前不能摆脱的。

麦家: 承认解决不了问题。我为什么说这些话?一个人被撕裂,内心在挣扎,这是当代人一个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

张绍刚: 你看过一本书,叫《三体》。我看到他的粉丝就是疯狂状态,看到他比见到刘德华激动多了,我跟他聊的时候,他还在山西娘子关附近。他自己都说了,如果他要是去了北京,或者去了上海,他可能那《三体》也写不成那样了。正是因为他一直在那样的环境里面工作,没有那么多被欲望、外面的诱惑不断的拉着到处跑的这种机会,所以他能够在这儿一点一点把《三体》写出来,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当一个作家出名之后,诱惑一定随之而来,但是一个作家一旦驱逐着诱惑,对他作品挑战就太大了。

麦家: 在诱惑面前就沉沦下去了,如果说他能够从诱惑当中抽身出来,拔出来,他又是一个高度。

张绍刚: 是。

麦家: 我一直觉得像刘子新,包括我,更不要说莫言了,名气太大对于一个作家绝对是一种伤害,对于一个人来说,名气越大对他都是一个伤害。因为你名气大,很多人关心人,很多人需要你,他们会瓜分你的时间,浪费你的精力。我坦率的说,我的家在浙江富阳,相对是很富饶的地方,在乡下,人家觉得你成名,经常在电视上出来,有时候回到家里面,县委书记会请你吃饭,是吧?他们就是计划生育超生回来找你,违章建筑被拆了也来找你,更不要说小孩上学、毕业、工作,我不胜其烦。但是有时候觉得他们好不容易,读书读出来了,你这个名门一角,又有这样的资源,有这样的能力,你不帮,好像对不起他们,硬着头皮做,但是其实是很浪费你精力,甚至影响你这种形象的。有些官员表面上对你很客气,但是真正找他办事的时候,因为你跟他没有利益关系,只有硬着头皮做。

张绍刚: 卖脸。

麦家: 是,这个就是我很不适应,但是有些要硬着头皮做,因为你就在这个时代里面,就在这种文化里面,你如果不做,你会于心不安,你会被人谴责。

张绍刚: 是的。

张绍刚: 抱歉,今天让你把你的苦水都吐出来了。

麦家: 我根本不是在诉苦,我是表达一个当代人内心的煎熬,我相信我这种煎熬、挣扎,在座的都会有,或者以后都会面对,就是我们现在就是,我们破坏了很多东西,我们缺少一种建立,相对一个比较健康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一种文化秩序、精神秩序,我们都在有待建设和完善。我相信有一天这种东西建立起来了,我们就不会生活这么累了。

张绍刚: 没错,第四位嘉宾。

孙贝: 麦家老师好,绍刚老师好。我有两个问题,是问麦家老师的,一个是就是现在生活里头,有的作家在大量的出书,甚至达到一个月一本,真的成为月子了,您的书战线居然可以拉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有时候您可以大段大段删掉以前写的东西,甚至几万字删掉这样的东西。在您的内心当中,您把文字大量删除的时候,您有什么样想法?

孙贝: 第二个问题,您用大量的时间来写作,那么您是怎么来处理,你和你家人的关系的呢?我想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谢谢!

麦家: 应该是我的写作态度相对比较认真的,我总是在写作上,我甚至有强迫症,我有时候一天写十几个小时,反复琢磨,反复修改,我觉得这种写作也并不是说意味着我就能写出好作品出来。有的作家,像莫言一天就可以写一万字,不同作家是不一样的,有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一泻千里的写作,有的就是便秘式的写作,我就是便秘式的写作,写得很痛苦。你说的删,我觉得写得不对,或者这个东西在这里面是一个赘肉,我肯定把它删掉。这是一种写作态度,相对比较严谨,当然也有不严谨的写作,尤其是现在很多网络作家,因为网络需要,每天写两三万字,我相信一天写两三万字,肯定写不出来好的东西出来。长年累月这么写,我觉得就是迎合的消费品、快餐品。像我这样的写作,不一定能够写出好作品出来,但是真正好作品肯定是像我们这样相对比较认真的,写作态度比较严谨的人写出来的。

麦家: 跟家人的关系,我觉得因为我是一个宅男,我每天都在家里面,他们都烦我,想把我赶出去。

张绍刚: 所以他来郑州了,到新郑了,家里面这两天像过节一样。

孙贝: 麦家老师您好,绍刚老师您好。第一个上来,终于轮到我了。麦家老师想问您这样一个问题,在开始的时候说您比较擅长写谍战题材的故事,然后,我们都知道艺术虽然是

孙贝: 高于生活,但是来源于生活,就像您的作品当中像心理战的描写,一段话描写都是很多的描述。像这种情节构思是来源于您生活哪一方面?

张绍刚: 希望你谈一下您前些年不为人知的做特务的经历。

麦家: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其实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以前往往理解为现实生活、日常生活,其实生活更多是内心生活,为什么以前说我为了写一个工人,要到工厂体验,为什么那么多工人没有写出来?有些人写作可能跟人见了一个面,就觉得要去写他了。我觉得内心生活很重要,我虽然写了很多破译密码的人,但是我在那个部门也就工作了八个月,八个月就离开他们了。当然如果没有这八个月,我可能就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我肯定也写不了。但是如果我待了八年,我肯定也就不想写了,我通过待了八年了,我对他们很了解。比如我要写张绍刚的欲望,远远要小于写你,因为我对张绍刚表示了解,我们分手以后,我们今天分手以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Sias.edu.cn版权所有.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