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交流

“思·专·创”三元融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进路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12-23  发布部门:   点击量:
分享到:

2024年12月20日,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师在学科竞赛中的能力,我院邀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原传媒研究院常务副主任、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中心主任周鹍鹏教授,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思·专·创”三元融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进路与实践》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我院贾士秋院长首先对周鹍鹏教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其丰富的学术背景和个人成就。随后,周教授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的作品《不咕——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中国纹样及非遗活态传承破题者》的创新与实践过程。该项目不仅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致力于将其融入现代生活,通过开发“不咕AIGC”系统,建立200多个纹样专题,收录整理了3万多件中国传统美学纹样,并完成了2万次以上的矢量化创作。此外,“不咕”团队还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咕咕杯、毛绒帽、抱枕等,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让非遗之美在日常生活中焕发新生。

17138

接着,周教授分享了在大广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国家金奖的作品《我懂你的小脾气》。他详细解析了如何结合企业标志色彩,抓住企业专家和市场消费者的关注点,通过精心设计PPT,最终在全国数万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最后,周教授针对即将举行的2025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享了如何结合项目特色选择PPT模板,提炼项目核心内容,以简洁明了、数据化、艺术化、亮点化、递进层次化的方式展示项目,确保每个细节都能精准传达项目的价值和魅力。

新闻学系主任陈蓓老师表示:“周老师对参加大广赛‘小葵花芪斛楂颗粒’的策划案分享让我印象深刻。要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和方案的反复打磨,以及每一页PPT的细节呈现,才能最终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传播作品。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我尝试将这种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们以‘爷爷的宝藏’为题,挖掘并讲述家族故事中值得传承的优秀品质。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挖掘和表达故事,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受众情感产生共鸣,这是新闻传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周老师在学科竞赛领域的深耕和用心付出,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位好老师的影响力。我也会重新梳理自己在学科竞赛指导中的思路和方法,向周老师学习并不断精进。”

广告学专业教师张瑜老师表示:“周老师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干货满满,特别是对所带团队获得‘挑战杯’金奖案例的分享,让我们见识了高水平参赛项目是如何炼成的,思政高度、专业知识与创意表达,一个都不能少,同时,这中间又有太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注意!鼓励做有价值的科研,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一直在路上。”

171EB

此次讲座不仅为我院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实践经验,更激发了大家对于新闻传播领域创新与发展的热情。周教授的分享得到了现场教师的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198F2

审核/侯冬青 高智晖

文图/崔文增 张雨晨

排版/李萌

编辑/张瀚文 李萌 侯晴晴

责任编辑/李丰迪 刘畅 张雨晨


Sias.edu.cn 版权所有

  • 官网

  • 微博

  • 微信